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人物访谈

张先华:宾悦10月上市 全面冲击中级车

      宾悦的核心竞争力:与江淮商用车优势的叠加效应

  主持人:江淮这个企业业内人士对它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是从商用车转型到乘用车,广大的消费者可能有时候觉得宾悦这个品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品牌,昨天刚刚采访过比亚迪的老总,大家说比亚迪虽然在IT领域很知名,但是在轿车领域大家并不认可,这需要一个过程,不知道江淮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措施?贾可、葛帮宁觉得有什么样好的建议都可以谈一下。

  贾可:新进入的不能说就怎么样,因为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你说江淮从商用车到轿车,最早江淮还做发动机呢,丰田最早是纺织机的怎么看呢,又做手机电池,怎么说呢,关键是你有没有一个核心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有没有,如果你没有这个核心竞争力,比如说比亚迪确实有他的核心竞争力,他生产了半自动化的设备,包括他的手机电池上面的突破,有自己的一套文化,江淮也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不屈不挠的精神,广集全球资源的水准,都有这样的东西。对于未来来说,说白了汽车可能未来并不在于产品本身的竞争,因为可能未来同质化现象越来越重了,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后来者不是说技术上没有这些储备就不行,看你怎么样整合资源,这个产品肯定就会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准。所谓的卖得好、卖得不好,言下之意消费者对你有所怀疑,这是正常的。但是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口碑资源,我们这个车打出去,有一部分消费者慢慢慢慢的发现觉得这个车不错,会形成一种口碑效应,慢慢是会放大的,如果我们其他方面配合的好,从口碑上慢慢的会放大。但是我们也不能求所谓的速战速胜,也不可能,一炮走红马上就会放量,我觉得这个也是有一段过程的。我觉得一开始因为我们品质好,价格肯定是要相对低廉的,价格的相对低廉、品质好这个能弥补我们品牌的缺陷,靠这个能占领市场,如果未来我们口碑更好的话这种机会还是存在的。

  就我了解,比如说江淮,并不是说我就卖车或者怎么样的,包括为什么迟迟的不上市可能也是进一步的把这个产品一亮相就是闪亮登场,而不是带来很多瑕疵上。第二个,比如经销商体系,我了解他认为汽车公司、经销商以客户为第一,最终的目的就是宾悦让客户满意。我觉得未来中国汽车消费、汽车文化是慢慢成熟的,因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真正汽车在中国慢慢积累是十年的时间,这十年实际上中国消费者消费意识也并不是那么成熟的,最后他们判断力会越来越高,这也是给后进的机会。

  张先华:我非常同意贾主编的看法,江淮宾悦就这个品牌而言,确实目前来说中国最后进的一个轿车品牌了,在乘用车领域,特别是轿车领域应该算是新生,但是江淮做汽车已经有44年的底蕴,确切地说比二汽还早,这44年造汽车的积淀当中,我刚刚也说过了江淮在商用车领域的成功,为我们积淀了创新力和学习力的能力,这些创新力和学习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基于我们对底盘的认识,因为底盘的技术,底盘总体的安全性、操控性、平顺性等对综合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江淮在底盘上的成功、在各细分市场的成功,来源于我们对底盘深度的理解和经营的积淀。轿车最根本的综合性回归到目的属性上来说,最大的功能的就是底盘上的属性,江淮在这个上面已经积淀的很厚了,广大消费者对江淮商用车的市场认知和理解会到我们的轿车上来。

  第三个,江淮文化方面的积淀,其中最核心的有三点,第一点,坚持走质量先行之路,认为品质是江淮发展的生存之本,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来构建了非常完善、持续的质量控制体系,具有自己想法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我们也引入的国际一流的,特别是日本的质量控制专家,因为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先进的,我们引进来帮助我们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形成的能力我们会完全的克隆,或者把这种基因转嫁到我们的轿车上来,使我们的轿车是质量可靠的,广大的消费者一旦使用就会非常认可。

  另外一个,江淮在宾悦方面这样一个轿车品牌,广大消费者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是这种我认为是一种表象的,随着我们品牌的推广,随着把我们江淮真正培养为宾悦轿车产品展现给广大消费者的时候,我相信能够快速的形成一种叠加效应,我认为是非常好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宾悦 | 张先华 | 贾可 | 葛帮宁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