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88岁的陈子良看起来精神矍烁,思维敏捷。
为迎接记者的采访,老人家特意穿了件红色T恤,以示喜庆。而在两次近七个小时的交流中,也许是太久远的历史突然触动了他尘封的记忆,也许是太长时间没有对外界如此倾述,他会经常停下来思索一下,间或从一个话题跳跃到另一个话题。陪伴他的老伴,亦会在旁边不时帮他重拾记忆的线索。
这位以开创陕汽历史而自豪的老先生,从12岁开始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下属的印刷厂当学徒,没想到,特殊年代的这段特殊经历却让他吃尽苦头——整风运动中他被打成“国民党特务”,文化大革命中他又被诉诸“三条罪状”。老人家曾想过自杀,还自己一身清白,但又觉得于事无补,倒不如好好活下去,让历史评判。说到动情处,他几度哽咽,几度老泪。
综观他与汽车的经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从1959年11月到1969年底,为北汽工作10年;从1970年到1980年,为陕汽工作10年;从1980年到1986年,为行业工作6年。在此之前,他还在八路军印刷厂当过印刷工,在延长石油厂做过厂长,在东北银行管理过印钞。
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参与了红旗轿车、吉普212、陕汽拖炮车等三种检阅车的制造过程,每每听到国歌那高昂的旋律奏响时,他总会想起那些不平凡的年月。
陈子良告诉记者,在那段最艰苦的岁月,他苦中作乐,不断鼓励自己走下去。
我今年快89岁了,身体很好,头脑也行,就是耳朵有点背。1918年,我出生在江苏淮阳。小学三年级时家乡闹灾荒,家庭困难,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图书馆当工人的哥哥回家后,介绍我去南京,并把我推荐给左恭当学徒(我哥归他领导)。当时国共已经分家,要进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也容易也不容易,国民党中央党部里有地下党,负责人就是左恭(后来的北京图书馆副馆长)。
按照条件,学徒要求满13岁,那年我才12岁,为进厂我虚报了一岁。我在这个中央党部属的印刷厂做工。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一些隐藏的共产党员被枪毙,我们受到极深的影响。
1936年前后,社会上出现沈君儒、邹韬奋等人办的一些进步刊物。在抗日救国和共产党的影响下,我在南京参加了救国会。这个秘密组织成立于1936年,里面的成员都单线联络。救国会主要把青年人团结起来,组织大家在一起读书、讨论、研究,这个组织实际上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当年12月,沈君儒等被抓到苏州监狱,南京读书会部分人也被抓。当时仅南京就有好几十个读书会,包括学生的、妇女的、工人的,我参加的是工人读书会,实际上是职工救国会。被抓的这些朋友有的后来被放出来了。读书会中,除了我,现在还在世的就只剩张林(原福建水利厅厅长)了。
第一幕:到延安去
1937年日本打到南京。原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是个秘密党员(公开身份是南京市市长),他给我100块钱,让我给一些无钱离开南京的抗日朋友每人5块钱。当时3块钱可到武汉,2块钱可以吃顿饭。在南京大屠杀前,我坐上最后一趟从南京开往安徽芜湖的火车。
到了芜湖,就相当于到了另一个城市。然后坐船去武汉,参加“青年战时训练班”,主任是杜重远(西安事变中跟张学良联系的共产党),总干事是严宝航,严也是个共产党员。我在武汉学了近20天,主要训练游击战术、爆破和搜集情报(当时叫谍报)。有时请一些名人讲课,如女作家谢冰心、杜重远等,还请共产党员讲游击战术。
学习后就分配工作。有三种分配方式:留在武汉,保卫大武汉;到新四军去;到延安或太行山去。我则要求到太行山去。
那时候北京、山东和南京都相继失守,我们从训练班出来的近100人往黄河北去。太行山还很乱,到处都是抗日救国军,连土匪也自称为抗日军。张学良部下一个叫吕正操的团长领着一队人马留下来打游击,华北这一带基本成为他的天下。他后来任铁道部部长,现在有100多岁了。
有些人一过黄河就跑了,当兵的则群龙无首。我们准备把这帮人组织起来,教育好后变成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武汉到太行山,我们步行了六七天,然后坐火车。国民党查得很严,我们只好爬上火车上头躲过检查。
到了1938年,我们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组织了一个团的人,名叫华北十一支队,后因没有经费,无法生存,部队大部分被国民党河北民军收编。我和张林、吴因到吕正操领导的八路军三纵队,正赶上三纵队关干部到延安学习,便要求报名到延安去。
我们这200多人分成两个队,到山西后,日本人分成九路进攻太行山,我们边躲边跑,跑到五台山、晋东南,过黄河,到潼关,从潼关坐火车到西安。西安是国民党地区,我们不敢待太久,就是西安办事处换了个护照穿了件外套,连夜离开西安。
老百姓管延安叫“红区”,即共产党的区域。国民党的区域叫“白区”。我们从白区到红区,到了抗大。10月份左右,冯克也到了延安,只不过我们还不认识。延安也就那么一点地方,吃完饭后大家都在马路上散步,经常会看到毛泽东带两个警卫员散步。朱总司令有3个警卫员,包括一个牵马的。
那时延安只有一辆救护车,是南洋华侨送给毛主席的。有时候他过来我们这里做报告,就坐一坐,开不动时,我们还经常帮着推推。朱总司令出来主要是骑马。贺龙、刘伯承出来时就跟一个警卫员。
到了红区就到了边区,边区就是那十几个县。那时去延安的人太多,分不下后就在庆阳设立了抗大分校。我被分到庆阳,这个地方在甘肃,离延安有五六天的路程。
一直到1940年4月,我们这队人就留在延安上学。做什么呢?上面说:“这个山沟给你们这队。”那时一队100多人,分成12个班,一个班一个窑洞,住处就是窖洞,得自己挖。每班就发两把种地的镢头,延安的土是粘土,怎么挖还大有学问。当地老百姓比较懂,他会告诉我们怎么做。
窑洞的标准是四个拳头一个人,窑洞挖多深多高得自己计算,中间还必须留空位走人。土质好就挖快些,土质难就挖慢些。一般来说,挖一个窑洞需要十几天时间,我们轮流挖。运土的工具就是把根木头劈开,中间装个轱辘,砍些树条子编个筐放上去。窑洞挖好后先住下来,刚开始洞很潮,就拿些谷草铺在床上。这谷草是晚上拿进来,白天拿出去晒。盖什么呢?有的是毯子,有的是被子,有的甚至把棉裤往身底下一铺,棉袄往身上一盖就睡了。
挖好窑洞后,我们开始上课。教室就是堆土时从里面往外推,把底下垫高后,有的地方能坐上百把人,再把黑板往地上一竖,比较简陋。老师主要讲哲学、马列主义、党史和游击战术。
后来国共联合抗日,共产党在北边的军队被编为八路军,一共是三个师。之前我们还发点军棉军衣什么的,后来干脆不发了。毛主席写“亲自动手,丰衣足食”就是在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就在延安开荒种土豆。陕北地多人少,一个县几万人,陕甘宁地区总共才十几万人,他们种地不施肥,今年种这个山坡,3年种一次,再种另一个山坡,如此轮换。
女同志干什么呢?纺线纺纱去。那时候没有手套、袜子,每人发一斤或两斤羊毛,自己打手套或做袜子。这些事我都会做。但是没办法洗澡。陕北有句话,叫“下雨洗脸,过河洗脚”。同时,我们抗大学生每年发6个月的粮食,其余6个月得自己解决。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