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重组远远没有结束 等待“双寡头”
短短八个月内如何完成--上南合作全揭秘
上市 扩张 竞争力--徐建一直面三大课题
接手哈飞40万产能 东风夯实规模缓冲带
争两张入场券 上汽 一汽 东风产能调查
上汽收购南汽,东风接洽哈飞,是新一轮重组的开始还是上一轮重组的结束?答案是明确的: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随着《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形成1-2家200万产销规模的企业”,重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是中国汽车业的进行时,由此带来的产业格局变化,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一幕。
从最早1994年国家出台产业政策,设想围绕三大三小,六家汽车集团进行产业调整,到现在已经整整13年时间。13年间谁都没有怀疑中国政府“市场换技术”的决心,也没有放弃追逐跨国公司的步伐。
但是扶持三大三小从另一个角度,也等于把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命运压在了六家汽车集团身上。事实证明,后来局势的变化与政府当年的蓝图相去甚远——天津夏利被兼并,广州标致倒闭,北京吉普无疾而终。产业政策不得不放弃对竞争形态更市场化的微型车规划,转而扶持三大。
从最初“扶持三大三小”到后来只“扶持三大”,这其实是一个值得反思的资源分配过程。2002年至2006年的四年间,中国汽车业经历了相对市场化竞争的黄金四年,“扶持三大”政策被奇瑞、吉利等群雄并起的格局所取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偏离了当时的政策初衷。
但是从汽车技术和资金密集的产业特点出发,无论是政府还是产业人士,谁都没有对民营和地方汽车企业的未来抱很大希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仍然被寄托在大集团身上。所以汽车产业政策的立足点也将长期锁定国有大汽车集团。
从这个层面来理解,上汽重组南汽仅仅是四年前一汽收购天汽一幕的延续。《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把“扶持三大”进一步收缩为“扶持两大”,我们也可以认为是行政部门应对产业形势的又一次技术性调整。
但是可以预判的是:随着惠及面进一步收缩,三足鼎立的平衡必然会被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