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频繁推出,对我们的市场、企业、消费者是好是坏?
综合我看了一下,第一时间听众的短信反馈,大家都一致认为实在是太多了。
张宇星:我简单说几句吧,我觉得现在要讨论一下这种情况反映了哪些,在我们行业里有哪些什么样的问题。我觉得主要应该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一些自主企业,比较盲目,落入了别人的圈套,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经常我讲中国的企业开发能力,特别是自主企业开发能力很弱,为了证明自己,千方百计的,尤其在北京车展上,梁洪天天在那里做报道,下了工夫,很多企业都要吸引眼球,有的企业20辆、30辆、40辆,千方百计表明我有开发能力了,实际上是错位了,完全要去证明自己,人家是定规则了,你要跟着走,他落入了一种圈套,这叫面子工程。第二,对自己的实力不够自信,开发什么样的车,什么样的车市场上好卖,消费者认同,他不知道,所以他就多多益善,我尽可能的千方百计的适应市场,或者摸消费者的脉,摸市场的路子,这是不自信的。第三,以前我们说穷人家的孩子打群架,一个打不过就几个一块去打。06年的时候我特别考察了一下,在轿车行业里面大概前三名都是40万辆左右,但是这三家企业里边都是40万辆,可是有的企业就是十几个车型,有的企业五六个或者六七个车型,这里边差异就很大了,有的老总就开玩笑说这个家里养了十个孩子,但是有三个、两个是傻的,就是卖的数量很少,竞争力不足,这样的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我想会大浪淘沙,因为你10个车卖40万和5个车卖40万是大不相同的,因为企业里面要注意这样一个情况。我认为主要是这三点原因。
主持人 梁洪:张老师刚才说的这点我在北京车展感觉非常深刻,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是非常震惊,从参展车型之多到参展范围之广,从小型排量到中高级车,无所不包,这让我非常惊讶。二,就是从整体外观设计上,有一些企业完完全全一个面貌大改观,让你觉得,天啊,这是他们家生产的车吗,什么时候做的这些工作,这些车什么时候做的试验,你都回答一个问号。刚才张老师分析了三点原因,管老师觉得呢,特别是对我们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来讲,通过本届北京车展看到了这样一种让我们眼前颇为闪亮的这些,闪亮过后是不能让我们需要思考一些东西。
管学军:要从两个方面看,从积极的方面看,你说看到那些外观的改观,就是说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确实在外观设计方面有重大的进步,以前我们一看就知道他是仿的哪家的车,但是现在痕迹越来越少了,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同时这里面也有一种浮躁的感觉,比如一个画家和小孩打一个比方,画家胸有成竹,一出手就是一张画,小孩儿经常说我画的好看吗,不好看我再画一张。你像跨国公司一下推出来那么一两款车,而且叫的非常响,像我们自主品牌一下推出一大堆的车,但是就像刚才很多听众说的,这些东西都记不住,他出来了,他卖了吗?他生产了吗?这里边出现了一个浪费的问题,出现了一个我们设计是否严谨的问题,出现了很多负面方面的东西。
主持人 梁洪:0333说中国汽车工业对低档、低价车面市的过多,直接导致市场混乱,以及给交通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应该严格的控制新车上市的数量,真正经得起市场的推敲,在中国是掰着手指头可以数得出来的。
张宇星:这个网友说的很尖锐,但是确实很到位。
主持人 梁洪:让咱们数一下,每天一部新车,你每个都能记住,每个特点是什么,咱们都做不到。
管学军:做不到,还有一个是推这么快是不是好事,当时推北京上环保法规,初期上的比较猛,有的厂家也在抱怨,说我们跟不上,我说国外不是已经成熟了吗,你们怎么不说,他说国外是成熟了,但是我们跟不上,我们要达到欧3必须先做两年的试验,我第一年把这个东西拿过来,在中国做一下试验,四季,不同的区域做一个试验,做完试验以后肯定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以后我要对很多东西重新做,再做一个四季,这个时候对调整进行一种验证,之后再进行一个微调,这才可以上市。我想一个环保都需要这么严格,车辆还有很多安全方面的,还有很多适应性方面的,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一个企业一下推出几十款车,他是怎么做试验的,不要说他有没有钱,他试验员有没有那么多,最起码一个车要有一个主要的人员,有没有那么多人员我怀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