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扎堆上市,08年车价将会怎样?企业该如何正视新车频繁上市的带来的社会问题?
主持人 梁洪:我们看到新车扎堆的情况,对广大听众来讲大家也非常迷惑,2242说车实在太多了,我感觉就像是老虎吃刺猬,我真的无从下嘴了。
1221的感觉说现在中国民族自主品牌的车虽然很多,但是那个感觉就像木樨园服装和外国大牌服装相比是一样的。我们大家既然一致认可了目前中国车市的新车上市实在是太多了,也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会儿我们又要请两位专家来为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目前这样一种现状,对于中国整个汽车工业的影响会是怎么样的,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车价的问题。3238说,你们都说新车多了不好,但我觉得车多了不就会越来越便宜吗,如果每天上市10款车,照这样的一个数字推算的话,我觉得一年下来,中国车的价格肯定要比前一年低每辆车平均算算,一两万块钱吧。不知道他怎么算的。一会儿我们可以让专家探讨一下这个观点,是不是车市上新车上市这么多,会对价格有影响。实际上很多人都在说2008年的车的价格优可能出现一个拐点,我们节目当中曾经也分析到过,包括汽车原材料的涨价和汽油的涨价等等,是不是会导致08年汽车价格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变动。我想这也是听众比较关注的问题。
5121说,车实在是太多了,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在国际上根本就没有竞争力。3272说新车实在太多了,我的感觉是中国市场太大,但是车出的数量和频率这么夸张,质量能有保证吗,不会修的时间比开的时间长吧。3089说呼吁中国民族自主品牌别净来虚的,来点实际的,他说我的这辆车开了两年,每个礼拜都要去修,车的零配件几乎都快换了一遍了,4S店说没办法,咱们这个牌子的车都这样。我们看了大家的这些观点之后,听听我们二位老师的看法,好象现在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边倒,全是在批判新车密集上市,好象完全没有任何一点的有利的,你们这么认为吗?比如刚才那位朋友说的,新车上市好啊,大家越来越便宜啊。
张宇星:关于车价会不会便宜,便宜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趋势,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恶性竞争,可以说是恶性竞争,最大的伤害可能是消费者,你可能会买到一个很便宜的,但是不要忘记,往往最便宜的车,比如奥克斯当时甩货的时候非常便宜,比如金杯的那款SUV多便宜啊,但是它最后造成了多严重的后果。如果我们仅仅图便宜的话,这40几家轿车企业在这里竞争,或者是上百家汽车企业在这里竞争,肯定有要倒闭的,肯定有要退出的,竞争的结果是你仅仅图便宜,或者仅仅图价格方面的考虑,售后服务,包括这些保障可能得不到。
管学军:北京有句老话“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他便宜自然有便宜的道理,他不可能平白无故的便宜,现在整个物价水平全都往上涨,唯独汽车在降价,这不符合经济规律。如果你要冷静下来,按照一种理智的,用经济核算的方法去考虑这个问题的话,那你就能想出来他大致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你比如钢材涨价了,凭什么汽车降价啊。比如石油涨价了,你凭什么降价。以前说虚高,尤其是中低档车,通过我们自主品牌反复的价格竞争,已经比国外的产品便宜多了。原来美国人也好,欧洲人,包括日本人说十万块钱的车我们造不出来,现在十万块钱以下的车一大堆,已经造出来了,他为什么造出来了?那是什么原因造出来了。如果我们把这儿问题往下追一下,不难发现问题。还有一个,我们产业去年利润大增,你这边产量增加,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你利润大增,凭什么增啊?原材料价格还上涨,这个企业是一定要按照经济规律走的。
张宇星:还有物价上涨,员工收入都在涨。
管学军:凭什么降?降在哪儿?如果消费者冷静下来,如果你以前买过一款什么车,你再拿这个车到4S店看,你自己对比一下,你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包括有的是配置上的对比,有的是同一配置的材料上的对比,一比就知道了,就看出是怎么回事了,没有白降价的。再加上你推了那么多的车,我们质协刚发了头一季度的情况,去年和今年都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新车故障率越来越高。这就反映出这边你降价,又推那么多新产品,出一个新产品,就意味着一堆严格的测试,测试是需要钱的,是需要精力的,你还降价,就不符合逻辑了。如果你把这些矛盾的东西推起来以后,你就能发现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他降价了,他出现了质量问题了。为什么原来价高的他不出现质量问题。我们都说某某品牌原来真棒,现在那么次的一个车,为什么次了?有人说他减配置,有人说他降价了。你光说他降价,你不说他减配置,那不可能的事。你说他配置没减,材料不变化,那是不可能的,要不价格拿不下来。这就是恶性竞争的结果。所以老百姓要为此付出代价,你喜欢便宜的,我就给你造便宜的,那没办法。
刚才前面我们讲了,那么多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他不是一个成熟市场的加入,如果一个成熟市场,大家已经也一个游戏规则了,你新加入进来,必须符合这个游戏规则。在中国市场是游戏规则还没有,或者说是一个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鱼目混珠的现象非常普遍,非常正常。所以现在出的多也好,现在的品质差也好,现在有些产品价格高也好,这是市场不成熟的一种表现,他必须渡过这个过程,他不可能像蛙跳一样跳过去。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当企业的测试员是一定的,这是非常残酷的,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走过,没办法。
主持人 梁洪:张老师你同意吗?这么悲观。
张宇星:刚才管老师谈的很有道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每年递升非常高,尤其在一些大的企业,随着汽车的规模经济,他会消化一些因素,涨价什么的。但是汽车的产业链太长了,从原材料、供应商,再到各个配套企业,再到经销,再到金融,这一条整个产业链太长了,而且他这个产业链中间产生的各种费用都在增加,所以一个企业做到规模经济以后,能够消化多少,这个我们是有一定保留的。或者可以说能够消化很多,但是因为我们这几年大家的感受都很强,你现在买东西和两年前买的东西价格可是差很多,不至于那么悲观,反正我觉得那么便宜的车你敢买吗,你要想一想,琢磨琢磨,太便宜的时候你要琢磨一下。
管学军:一个车一吨多重的玩意儿,你坐进去,开一百公里的时候,你等于把人悠出去一百公里。
主持人 梁洪:非常感谢二位老师如此把客观的事实,血淋淋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多少有点吓人了。但是多少对此刻正在听我们节目的听众非常有用,非常实用,因为毕竟对很多听众朋友来讲,大家还是拥有第一部车的人是最大多数,大家还是早日渴望着能够开上一部车,享受到有车的生活。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还是觉得经济实用是最重要的。今天二位老师在节目当中的提醒,我也希望给这些买车的朋友,除了关注车价之外,也琢磨琢磨我们刚才说的这些事情是否有道理。同时我们还想再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个问题,在2008年,你们是否认可中国的车价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拐点,很巧的是昨天中央电视台的一条新闻说的就是车价的问题,说最近几个月来,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从来都是降价不升价的市场,有一些车型开始涨价了。当时也是做了一个现场的采访,有一些在看车的消费者就表示非常不能理解,怎么回事,只听过降的,没听说过涨的,这车也能涨价,觉得非常不能理解。我们也想请二位专家给我们整体分析一下,在0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会不会因此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拐点。以前我们都会觉得车降价是正常的。
管学军:这个事儿,可能我比较早的写了一篇文章,就是今年可能成为拐点,在网上发了。发出来以后,挨了一堆板砖。
主持人 梁洪:网友怎么说,是不是痛骂您?
管学军:对,痛骂,但是没出一个礼拜,正好有一个北京台采访亚市的郭勇,他就说了一个东西,他说现在倒没看见涨价的,可是现在低配置的车没有了,就是企业如果想要获得一个平均利润,他需要有一个低价格的车冲量,高档车是保证利润的,现在他把低价格的车去掉了,他好保证他的平均利润,这是非常正常的,和我的观点基本就吻合上了。另外说不同档次的车他是有不同的抗风险能力的,比如高档车本身单车利润率就高,你现在这点东西,我牺牲一点利润率,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你比如说像我们自主品牌的很多车前边在应该获取利润的时候,他们互相杀价,杀的非常惨,甚至这个车已经低于成本价了。我们在80年代的时候,我们曾经评价过一辆夏利的成本大约三万多块钱,你想现在最便宜的车就已经干到两万多了,那是80年代的时候,和现在的价格不可想象。在这个时候你说他能有利润吗?没有利润怎么办?要么退出市场不干,要么涨价。所以这个东西不能一概而论,是不是整体市场都涨价,不能一概而论。
主持人 梁洪:0619说,没错,我五一去看宝马,3253款全都涨价了,仔细一看配置全都提高了。技术在提高,成本自然就下降,您同意吗?
张宇星:这是一个综合因素,上下游产业太复杂了。
主持人 梁洪:而且这两者不一定划等号。
管学军:你加一个ESP,成本就提高了。任何企业管理成本的下降是有一定限度的,他一定有一个折返点,超过折返点就不正常了。
主持人 梁洪:0125说我觉得虽然现在新车上市的非常之多,但是有的时候你仔细的分析一下,技术含量未见得有太多,有的车纯粹为了一个宣传的噱头,其实根本没怎么改。这说的很对。
管学军:包括有些SUV,实际上就是几年前,80、90年代那会儿6450那种最低档的卡车的底盘换一个壳子就完了,垫了个椅子,垫了个壳子,就说我是SUV了,不是那个东西。
主持人 梁洪:在新车上市很密集的时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虽然这么多车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看的清,有些不过是穿了马甲的,有些可能是一些比较新的车,但是在新车里面,我们也要具体分析哪些是真正的新产品,哪些是小改款,这个版,那个版,等等这种情况。另外还有就是我们如果再仔细分析一下从北京车展显现出来的民族品牌的集体发力,我们也要静静的等待,真正这些车能够上市的有多少,真正可以开始卖的能有多少。
管学军:就像我刚才说的小孩儿和画家的关系,他长大变成画家需要一个过程。还有现在我们市场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我们每年增长的部分里边,大部分增长来自于新车。消费者的喜新厌旧那是非常正常的。这个时候厂家要迎合,尤其自主品牌,他不知道哪个细分市场能够增长出来,他需要适应各个细分市场,所以他就要做很多。这也是造成企业一下推很多新车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 梁洪:好,我们在和二位老师和这么多听众朋友通过短信方式一起分析过了新车上市的这样一个话题之后,一会儿我们还会继续和大家来分析其中的一些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些现象,就是目前既然新车如此扎堆上市,我们也要请二位老师帮助我们来擦亮眼睛,很多人都想买车,买车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面对这么多空间,这么多选择的市场的这些车型,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做。同时,对于目前的这样一种情况,我们也要给企业一些我们的建议。这样的一些大批量的,大规模的,如此多数量的新车投入市场,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你们到底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
6967说也许再过几十年,这些企业会被写入经济院校的案例教材,价格战带来的后果一定是品质的缩水,消费者在牺牲自己的安全为汽车工业的改革买单。5121说我觉得能不能把目前的这些厂家整合一下,真正造出一两款好的产品,造出在国际市场上叫的响的中国自己的产品,像瑞典,人人都知道沃尔沃,现在的国产品牌实在太多,太滥,中国人自己都不买,还指望什么冲出中国走向世界。5021说汽车的发展也像我们个人的发展,家里条件不怎么好,自己要努力出人头地,首先就是要活下去。民族品牌是在摸索着前进,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坚持和不断的改进。2402说我不同意嘉宾的观点,降价是因为中国汽车行业完全是暴利,所以降价是肯定的,不会因为降价会导致汽车的缩水,因为企业都已经赚的足够了。
这是刚才短信上的反馈,我们在准备这期节目之前也在搜狐汽车上进行了一个网络的观点的调查。来为大家总结一下,基本上我们看到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基本上处在一种持平的状态,正方观点是认为有什么好说的,不是新瓶装旧酒就是换汤不换药,都是资源浪费,而且厂商一味的追求出新,实在是浪费。反方观点认为厂方不断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车价会随之下降。第三方观点指出从来没有人反对新车上市,也不希望看到汽车厂家只靠修饰一下外观之类的所谓新款,希望真正在安全配置和性能方面做出技术性的革命,价格上不要以减配、降低质量骗取消费者,希望中国消费者会很快的成熟和理智,只有尊重中国消费者的厂商才会真正在市场上盈利。
最后请二位专家进行一个总结,一方面是想请二位专家对企业说,一方面是想请二位专家对消费者说。张老师先来。
张宇星:涨价,我们是观察整个行业的,现在消费者大部分关心的是轿车,但是事实上比如说轻卡这一类车型在近一两年随着钢材的涨价,他们用的钢材多,价格一直在涨,可能消费者不关心这个,轻卡,甚至一些微型商用车价格是在涨的,并不是不会涨,轻卡一直在涨,而且是厂商联合起来涨,涨了就是涨了,市场需求也是提高了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汽车厂家基本上是保证在我们大多数家庭用的,比如在中国15万以下的价格是比较和国际接轨了,至于中高档车这还是有区分的。
主持人 梁洪:就是刚才那个听众说的中国汽车厂商是暴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张宇星:不要忽视汽车产业的规模特性,我们汽车产业经历了120多年的发展,之所以福特在一百多年前就可以获得成功,之所以大众能够在欧洲,在全球能获得成功,之所以丰田在全球获得成功,基本上他就是把一两款车卖好,规模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大众他有甲壳虫,后来他有高尔夫,我想企业,包括国内现在已经有这样的,比如微型车,五菱之光一年可以卖到30万辆,一套班子,整个系统下来,这个成本压缩的是非常的好的。包括捷达已经年销量20多万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说不要忽视我们企业自身的优势,自身实力和国外跨国公司实力对比的悬殊,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如果一味仅仅在新车型商品,我们的实力不可能和人家同日而语,很多企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我可以举一个实例,微型车之前几年向轿车发展,基本上无功而返,不久你就会看出来他们会退却,这是一个很严酷的现实。第三,不要忽略竞争的残酷性,合资品牌如果不依赖国外的大批量的平台的优势,你有什么优势,自主企业如果不依靠价格,尤其在低端的,没有这个优势,你所谓的研发大楼,你的研发硬件是有了,软件,我们的积累有吗?福特可能有一百年的数据积累,奔驰有120年的数据积累,我们有多少?我们不是妄自菲薄,但是一定要迎头赶上,不能忽略竞争的残酷性,肯定要大浪淘沙的。
主持人 梁洪:谢谢张老师,来听听管老师的观点。
管学军:我同意张老师的观点,我希望我们的企业向丰田学习,尽管很多人在讲日本怎么怎么样,但是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知识产权的会,丰田讲他们怎么做的,他们的外形设计不是简单的几个人在日本就设计了,他的团队有在日本的,有在美国的,有在欧洲的,有在中国的,他们的团队的人有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性格的人,他们能够把各个地方流行的元素和他历史文化的元素提炼出来,提炼出来这样一个综合,实现不同的元素在一个车上面有不同的体现,这样推出的一款车型可以在任何地方都找到喜欢它的人,把一款车的消费群放到最大。我想我们的企业能不能踏下心来也做一些这种研究。不要说我把欧洲研究透了,也不要说研究日本,你就把中国踏踏实实研究透了,我觉得你就很有竞争力,因为外国跨国公司都在研究中国,我们自己在中国,我们能不能把中国的元素真正弄透了,体现在一个车上面。你真的把中国市场做好了,你从中吸取经验了,你再出去做,你去印度也好,去哪儿也好,都掌握了一把打开市场的钥匙,希望能够踏下心来。
主持人 梁洪:非常感谢二位老师,实际上二位老师的观点都是希望我们自己的民族自主品牌,哪怕把一款产品做精,做透,做好,能够成为一款经典,这都是我们的期待。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讲,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今天这期节目,能够帮助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多一分思考,价格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非常感谢张老师和管老师,如果大家再次看到、听到本期节目请您登录搜狐汽车点击精品坊,查到星期三会客室。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