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海大众首款本土开发的紧凑级家用轿车——朗逸就将正式宣布上市。
那么,朗逸是如何从2003年时的一个设计团队,变成了现在上海大众最至关重要的一款量产车呢?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朗逸的前世今生。
为填补空白而生:朗逸的诞生的最初记忆
在国内的合资车企中,上海大众算是为数不多地较早开始本土研发和本土化实验的厂商之一,国内第一个整车测试场也同样来自上海大众。2003年时,德国大众和上海大众都意识到了中国市场本土化修改的重要性,除了帕萨特之外,其他陆续引进的“原汁原味”德国大众轿车都和中国消费者的家庭购车价值和审美偏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而早年桑塔纳、捷达的成功在于其低廉的价格和庞大的保有量,大众在2003年时却拿不出一款真正适合中国家庭消费者紧凑级轿车,而此时上海通用凯越、现代伊兰特、丰田花冠等车型都已经对中国家用轿车市场虎视眈眈。
2003年,上海大众的一个看似不起眼决定却促成了后来哪吒和朗逸诞生,并未上海大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设计师和造型师们。2003年上海大众派遣了首批造型设计师赴德进修,这其中便包括了后来参与了哪吒概念车、帕萨特领域、Polo GP、桑塔纳Vista等一系列车型改造设计的设计师和造型师。2003年底首批学员回国后,便承担起了上海大众造型设计中心建设的任务,2006年哪吒问世之前,这批造型师们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如果现在回过头来,看看2年前的“哪吒”概念车,你就会发现熟悉的前脸、熟悉的腰线、熟悉的尾灯造型。没错,这就是现在朗逸造型上一个个元素的最初体现。但哪吒同样也和国人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这款酷似Tiguan的Cross风格轿车让很多人忘记了“哪吒”背后的真实意图,那就是一款基于大众PQ系列某平台的紧凑级家用轿车。
延伸阅读:《全球首发6月上市:独家解读上海大众Lavida朗逸!》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