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开闸,原先把占着各种资源、渠道的经销商泄到了一个锅里抢食吃。车市低迷,弱肉强食的竞争中自主品牌销量下滑,孰死孰生,汽车厂家不能坐以待毙了。
蛋糕诱人 生存重要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厂商集中成立金融公司,与其说看好未来中国汽车金融市场5250亿元的份额,不如说挽救经销商业更迫在眉睫。
继9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之后,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银监会批准的第一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与中国本土银行合资成立的汽车金融公司。另外,华晨与通用电气组建合资的汽车金融公司也预计10月正式营业,而江淮及长安汽车也都可能在今年组建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
随着第四季的到来,全年销售指标催促下,经销商负重库压,经销商因资金短缺完全可能面临崩盘。这让笔者想起一幅令人争议的新闻图片《虎视眈眈》。一只秃鹫虎视眈眈盯着一个非洲小孩,秃鹫在耐心等待小孩的生命终结。因为小孩的生命一结束,其尸体立刻就会成为秃鹫的一顿美餐。
这不是危言耸听。丰田通商、NAG、奥地利保时捷控股公司、美国新桥等外资,已经通过股份合作、风险投资等形式悄然潜入中国,它们等待的是低成本快速收购渠道的机会。一些资金短缺,实力薄弱的小经销商很容易成为他们收购的目标。
现在最重要的是,汽车厂商要与经销商一起应对市场,应对国外大鳄。作为目前首家已经获批成立汽车金融公司的企业,奇瑞正在积极对经销商进行金融支持,扩建销售网络,同时准备推出汽车贷款产品,刺激消费。
汽车金融 任重道远
2004年,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率先开业以来,多家公司都是在二三年以后才实现赢利。2007年国内汽车金融公司首度盈利1647万元。外资公司在拥有成熟经验及先进的抗风险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在国内市场开辟得如此艰辛,那么本土品牌汽车金融将如何面对?
目前在新车购买中金融份额大概只有10%,看似市场空间很大,但是也意味着开拓市场的艰辛。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建立国内汽车良好的金融信贷环境也不是急功近利之事。
自主品牌汽车金融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克服众多困难。
首先,自主品牌汽车金融市场不大。笔者认为,自主品牌价格低,主力车型在十万以下。例如奇瑞热销车价格在5万、6万左右。消费者购车门槛很低,为了避免不增加额外的费用,一次性购买最划算。
其次,未建立成熟的信用体系。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按揭销售的车辆占新车销售的80%-90%。但我国个人征信系统还不完善。若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信贷,车价低,首付低,容易吸引年轻的消费者。他们虽然工资高,但资金基础薄弱,收入不稳定,信用风险大。如果出现大量呆坏帐,很容易把企业拖入泥潭。
再次,车企融资渠道是否充分。信贷买车固然使销量增加,但却需要汽车金融公司垫付大部分车款。销售的车越多,垫付款项也就越多,如果没有庞大的资金基础,将很难维持。在车企资金链紧张,融资渠道匮乏的背景下,如何保证金融公司正常运转也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看自主品牌车企建立金融公司,迅速扶持经销商是真。若把汽车信贷业务广泛推广、要做大做强,还需要市场的探索。中国汽车市场还未成熟,汽车金融更处于原始阶段。“先走稳,再跑快”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应该学习的功课。虽然单车利润越来越少,但稳固阵地、不被吃掉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