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年度)汽车总评榜年度汽车风云人物: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冯兴亚 ★★★★★
2008中国(年度)汽车总评榜年度最佳经济型汽车:广汽丰田雅力士 ★★★★★
2003年,从澳洲奉命回丰田总部的江积哲也并不知晓,丰田正在一衣带水的邻邦布局一颗新的棋子。
不到一年,在一片蕉林、水塘中,“丰田21世纪海外模范工厂”拔地而起,令世人见证了广丰速度。而“营销看丰田”也开始在中国施展魔法——用一款凯美瑞( 报价; 图片)改变了中高级车市格局,其创造的销售奇迹,至今无人能破。即使在2008年不甚景气的车市中,凯美瑞1—11月的上牌量,仍稳居中高级车市第一。
23岁进入丰田,今年恰是第23个年头。论及广丰的营销秘诀,这个属虎的汽车人淡然笑之:“我们只是在中日双方共同营造的广汽丰田文化的指导下,贯彻基本。”新闻发布会上,他坚持用中文发言,尽管略显吃力,其融于本土的诚意,赢得众人掌声。
“对人恭敬,是在庄严你自己”。主管销售的副总恭敬谦和如斯,见微知著,广丰之道可略窥一二。
恭敬待工作:
“贯彻基本,才能成就第一”
“曾有人问,你们能在十年间超越中国的对手吗?对于我们来说,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超越自我,这才是我们应该行进的方向,十年太久,只争朝夕!”江积哲也的回答,掷地有声。
“贯彻基本,才能成就第一”。这不仅是身为广汽丰田副总的江积对企业的定位,更是他23年职业生涯的心得。恭敬待工作,源于他对工作的态度。“如果你想成功,请坚持你的梦想。”朴实的话,演绎成了江积的事业观,一路风雨兼程,支撑着他在丰田的轨道上,不断前行。
1985年,立志从事海外销售的江积,被分去做采购。由卖到买,心理落差很大。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他甚至帮供货商做过招工广告,拎着礼品,只是希望供货商工厂在放高温假时也能生产些零配件。通过江积和采购部同事们的努力,丰田的生产线并未因“缺少一颗螺丝而停产”。进入丰田第七年,他才如愿进入海外事业部;第八年,“终于可以干我想干的活(销售)了”。今天的江积,更愿将八年的采购经历视作一种磨砺,这对后来干销售大有裨益:“采购不是简单地买东西,而是去购买供货商的经营状况,能学到许多企业经营的知识。”
30岁时,江积被派往澳洲。当梦想照进现实时,眼前却是一条荆棘之路,凭着坚持,他披荆斩棘而来。第一天,到丰田澳大利亚总部,小组十个人开会,十句英语,他只能听懂一句。他陷入了恐慌:“我怎么会掉到这种场合?” 他甚至梦见用英文和老外吵架,可梦醒了,还得为英文发愁:出国前苦学半年的英文完全没了用。三个月后,在他的努力下,普通交流不成问题;一年后,当他调往丰田澳大利亚销售部时,英文已经说得很溜了。而今,身为广丰的副总,江积要操心的事情不少,却不觉劳累,“公司还有许多六十多岁的日本销售顾问,仍在不懈工作。”一个人为理想而工作时,并不需要头衔,理想本身就给了他无比高尚的荣誉,他恭敬地对待着工作。
恭敬迎寒冬:
“穿着羽绒服过冬,
冬天也有冬天的乐趣”
这个冬天有点冷,江积哲也说:“穿着羽绒服过冬,去北方还能滑冰,冬天也有冬天的乐趣。”于广汽丰田而言,这件“羽绒服”就是广汽丰田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牢牢地将顾客、经销商、中日双方凝聚在一起。江积看来,过冬,让一路高歌的企业冷静,加以调整,于企业、于员工都不失为修炼内功的机会。
广丰的初期是一种磨合,今天则是琴瑟合鸣。江积以夫妻关系作比中日双方的关系:“广州人早餐缺不了粥,北京人离不开面食,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合资初期磨合并非易事。”文化差异横亘,最后双方找到了平衡点,立足于丰田文化、广汽积淀,“要构筑广汽丰田的文化”,朝着共同目标奋斗。而今,这对“夫妻”共患难,同相惜,越来越有默契。
江积深悟文化并非装饰门面,更不是空谈,而是要将文化融进企业运作,转化为执行力。他拿出一张红色卡片——《广汽丰田基本理念和营运方针》,作为广丰的文化纲领,指导着企业发展。当文化凝聚成强大的执行力时,广丰的崛起并非奇迹,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执行也成了一种恭敬”。
广丰始终将“顾客第一”置于最高的指导准则。江积说,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157家广汽丰田经销店、一万六千名员工做出的承诺。广丰还跟经销商们有一个约定:广汽丰田和经销商建立朋友关系,经销商跟客户也要建立同样的朋友关系。
每个月,江积都会到经销店转转。身为销售掌舵者,他还亲赴一线,与车主沟通。广州e-CRB(智能化渐进改善式顾客关系构筑系统)体验中心内,他会为客人讲解,作为丰田全球最先进的销售和服务系统,在日本都尚未导入,引得日本客人也点头称道。他毫不掩饰广丰的雄心:“全世界有很多的丰田工厂,我们不去追求量最大,但可以追求品质第一。品质是统一的标准模式,157家经销店一样的品质。”他常告诫员工,不但要做中国第一,而且要做世界第一。正如越是低着头的稻穗越是饱满那般,恭敬证明了广丰的实力。
恭敬待人才:“礼物是循环的”
公司的年轻人不用向他鞠躬,员工从他办公室里出来,都乐呵呵的。江积打趣道:“我们的员工常常保持微笑的形象,和气生财嘛。”秘书透露说,有人误以为他姓江,称他江积哲、江总,宽厚的他都付之一笑,毫不介怀。
人才是未来广汽丰田的支柱,日文里,人才的写法是“人财”——将人视作财富。如何聚“人财”?是江积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新员工入职,江积都会跟他们分享广汽丰田的“EASY”行动指南,即Enjoyable Action Strengthen Yourself(愉悦工作强化自我)。每天工作结束后,他希望每个员工自问:今天工作愉快吗?如果不快乐,那就需要调整工作方式和心态。
“礼物是循环的”,这是年轻时一位老师授以他的为人之道。他如此解释,前辈们传授的经验,是他们给我的礼物;我把我的经验再教给年轻后辈,这就是“礼物的循环”。他迫切希望将在丰田工作的23年经验全部教给广汽丰田的下属,在他看来,毕竟这是个年轻的企业,成立仅四年,企业和员工成长的空间还很大。
任何东西不与人分享,就体现不出价值,拥有它的人越多,它的价值越能增加。他鼓励员工多提建议,“提合理化建议”制度在塑造丰田神话中功不可没,而广丰用人性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造最符合人需要的汽车,正在复制了丰田神话的中国版本。
恭敬待中国文化:
自称“河南人”
采访末了,问江积哲也为什么想做销售,他讲了个小故事:
三十多年前,日本大阪的一所小学,每天午餐时间,一个小男孩快速地扒弄几口饭,跟一个同伴,冲到讲台,给同学们表演曲艺,逗大家开心。当时的他还有个梦想——当飞行员,周游世界。江积解释,童年时最高兴的事是逗大家开心,现在看来,与人交往、融为一体最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做销售恰恰给了他与人交往的机会。
不仅与人交往使他快乐,跟中国文化的亲近,也令他愉悦,同时也是他融于本土的方式。对中国文化,江积哲也很恭敬。每周末,他都会去学中文。他会提前一周,在发言稿上标注汉语拼音,挤时间练习发音。发言时坚持用中文,尽管略显吃力,他恭敬地要与本土融合。在广州,他跟武术教练学过打拳。他生于大阪的河南町,自称“河南人”,仿佛为了证明他跟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嗜辣,对四川菜到了迷恋的地步。如今,雅力士请周杰伦代言,而他的ipod里就存了周杰伦的歌,他说自己最爱是《七里香》。其实,对中国文化的亲近和对中国市场的开拓,江积都乐此不疲。广汽丰田成为世界第一是他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