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又是一年消费者的节日,这个本应寻常的日子,由于其特殊的含义而变得重要起来。各行各业包括媒体都围绕着维权、三包等展开话题。这其中汽车三包毫无疑问已经是汽车行业当中当之无愧的难产法规。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汽车的“三包”规定目前仍然没有出台,在此背景下,在我国国内生产汽车的厂家,无论是国外著名厂家与国内合资企业还是国内独资汽车生产企业,都是自己制定汽车保修办法,而这些办法基本上是“秘密”的,在汽车消费者维权时,厂家或销售商就会把自己的规定拿出来,这让消费者无计可施。这些厂家自制的“规定”就连消费者协会都不掌握。汽车厂家的这些规定有很多是霸王条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燃油税磨了14年才出台汽车三包难道也要磨14年吗?对汽车“三包”何时出台的猜测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此后,每年的“3·15”都成了汽车“三包”能否出台的敏感期。到2009年,金融危机蔓延,随着国家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汽车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包括健立健全种法规制度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刚性需求。而随着今年3.15的日益临近,已经谈了8个年头的汽车三包这一政策,又成为当下的一大热点,车主、车企、地方管理层等等,谁又是这一场博弈的胜出者,还有继续“流产”?笔者将会持续关注这一牵动汽车人的话题,同时也希望在2009年作为普通消费者能够等到它的实施。
据笔者向一些车主了解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售后服务,是目前汽车投诉暴露出来的三大问题”。目前的汽车投诉中最主要还是集中在产品质量问题上,比如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的质量问题,占了投诉总量的近60%。而维修站反映出来的维修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有的汽车维修多次仍无法彻底修好,致使车主对维修技术产生怀疑。此外,也有较多的投诉反映出汽车售后服务不规范的问题,就比如不同店之间的维修保养价格相差较大,存在质次价高的嫌疑。而发生质量问题以后,汽车鉴定困难,也阻碍了国家“汽车三包”迟迟未能出台。另外如何平衡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也许更是汽车“三包”出台难的根源。
今年3.15主题是消费与发展,就汽车电子行业而言,国内对于汽车产业链上的高附加值产品刚性需求还是很强盛的,但由于电子产业,包括汽车产业的大环境所迫,原材料价格上涨,汽车竞争加剧等等都导致了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还不能完成走上有序良性发展之路,行业洗牌,优胜劣汰将是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