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湿滑环境体验
晚春的北京气温颇高,因此在这时模拟湿滑路面比较困难,所以工作人员使用了钢板上洒水的办法来减小路面的摩擦系数,从而模拟湿滑路面的效果。车辆以40km/h的车速匀速驶入测试场地,经过弯道时不减速通过,遇打滑时反向打轮并以油门辅助摆脱打滑,稳定车身。通过这一测试可以对车辆的稳定性和轮胎的抓地效果进行一番考验。
速腾首当其冲,保持住车速进入湿滑的弯道,车辆侧倾控制的十分到位,伴随着轮胎的尖叫,甩尾的动作十分明显。此时全力反向打轮,并伴随着轰油的动作,ESP的介入也十分明显,但速腾此时已经基本完成掉头的动作停在原地,反映干脆而直接,用前驱车玩漂移也十分轻松。
奔腾的情况则截然不同,通过弯道时,车辆的侧倾要比速腾大一些,但车尾的甩动并不大,伴随着刺耳的轮胎声,虽然车尾有一定的甩动,车辆基本沿着弯道的路径行驶,很难做出漂移的动作,ESP等辅助设备的作用可圈可点。
完成这一轮测试,感觉到两辆车的底盘稳定性及轮胎抓地力基本相当,但调校的风格完全不同,奔腾更加易于驾驶,走起来更加稳重,应对突发情况时,车辆会尽其所能的以平稳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速腾则更激进一些,对驾驶者的动作坚决执行,能够完成一些特殊的动作,同时也能使车辆摆脱失控。
(责任编辑: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