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竞争的风波往往总集中在经济型车,而2.0升以上排量的中高级车却大多远离战火,偏爱“潜伏”在风平浪静的“深海”伺机而动。然而随着新君威、新领驭等新车型的问世,以及SONATA领翔、马自达6睿翼、新凯美瑞等车型纷纷推出中级改款或大改款,中高级车终于按捺不住,纷纷“浮出海面”大举出击,豪华配置日益增多,而市场指导价却不断下移,一场“亲民战”在中高级车领域热闹打响。
“换代”换出豪华配置
作为上海大众今年重点推出的升级换代产品,新领驭除了外观上的变化,内饰配置也堪称丰富。按照厂家的说法,是想打造更具魅力的标杆级产品。换代车前排头枕后部的液晶屏、前排扶手箱处配备的标准电源接口等人性化的设计和豪华配置确实带来不少看点。
将豪华配置搬到中高级车上在这轮换代潮中早已崭露头角。2008年底上市的领翔配备的“智能钥匙一键启动”就曾是宝马7系、奥迪A4等豪车的炫耀性豪华配置,如今,除A领翔外,新君威、新天籁都有配备。此外,领翔的Infinity音响系统、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屏,营造出私人的剧场空间享受感;众所周知的是,Infinity是与Bose齐名的世界著名音响品牌,劳恩斯酷派跑车用的便是这个音响系统。
此外,消费者对动力性能的追求,反映在配置方面,就成为中高级车换代产品提升发动机性能的最好阐释。车展首次亮相的新君威2.0T引发公众对高性能发动机的关注;新领驭发动机的重新调校让1.8T的动力也提升了10KW;而领翔搭乘的全新第二代θ发动机,其2.0L除在媒体试车中获得了高速路百公里5.94L超低油耗外,121KW的功率也完美地诠释了“超五星级动力”。
“跨界”跨出多样风格
去年前,中高级车市场一直被雅阁、凯美瑞及领驭等车型牢牢把控,而马自达6、锐志则因主打运动,成为家用车市场中的运动翘楚。这种商用、家用泾渭分明的界限一直保持到去年底,似乎这些年来,所有车型都认为打破界限是剑走偏锋。如今,领翔、新凯美瑞、马自达睿翼等车型的相继推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根本性变化。
与老款车型不同的是,睿翼虽然同样挂着马自达的标志,同样强调操控,但睿翼增大的尺寸表明,它已不再是一款纯粹的运动车型。显然,一汽马自达希望能利用睿翼,将触角延伸到商务市场。
实际上,除马自达6睿翼进军商用市场外,无论是此前上市的领翔2.0L主打家用、2.4L主打商务,还是新凯美瑞添加运动设计元素以增强家用市场竞争力,都透露了同样的信息,即单一车型定位在单一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年中高级车也跨界。
市场风向的转变,直接导致各厂家对车型定位的改变,新凯美瑞上市时也一改严肃,变得更运动。
“V6之争”争出成熟技术
一批新的中高级车日前全新亮相,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和往年不同,这批重量级新车在动力系统上均瞄准了V6技术,令这一技术再度升温。其中包括新领驭、新君越等车型,和目前在售的新一代天籁,成功地主导了中高级车市动力技术未来的流行趋势。
V6的流行,直接将中高级车细分市场的战火升级,也反映出在能源、环境、汽车生活等层面上,国内消费理念的迅速转变。
V6发动机开始流行,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这一技术极为成熟,而且养护成本大幅降低。这不但有利于厂家控制成本,也大大提高了车型的性价比,使高端技术走向了实用。
从上海国际车展披露的数据看,新领驭搭载了之前的2.8L V6发动机,而这款发动机最高功率高达140KW,扭矩高达260N·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仅为7.6L;新一代君越搭载的3.0L V6发动机,最高功率达190KW,最大扭矩达296N·m,而官方公布的百公里油耗仅为6.5L。而排放上,无一例外都在欧IV标准以上。
竞争导致新车定价下探
新君威17.99万的起步价首次突破18万,新凯美瑞也首次下探至18万元,加强2.0L产品竞争力,以应对来自雅阁的挑战;领翔则以15.58万22.88万元的价格加入竞争战团。中高级新车定价下探,除了车型的增多导致内部竞争加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高级车两端受到很大程度挤压。
一方面,随着国家推出一系列利好小排量车型政策,1.6L以下排量车型的销量稳固上升。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今年一季度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达到141.14万辆,同比增长21.93%,高于乘用车行业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达到70.72%,比上年同期高出8.1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豪华车市场份额下降,以及宝马、奥迪、沃尔沃等豪华车型价格大幅下调,其低端车型价格跌入30万内的车型不在少数。而从上海车展看来,全球豪华车几乎全部“押宝”中国市场,豪华车价格有望进一步下压,也将进一步挤占中高级车市场份额。
中高级车集体亮相,带来了更合理的价位、更豪华的配置,表现出了多方面的“亲民”性格。我们不否认,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车市增长后带来的激烈竞争引起的,但在换代完成后的新一轮比拼中,谁能占得先机,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亲民”的服务,带来更多利益,将成为中高级车取胜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