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

支陆逊:汽车国际化仅起步 贸易方式单一

2013年09月07日15:02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3页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面临障碍
第二个方面,我想跟大家共同来分析一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到底是哪些障碍?外部可能大家都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可能主要是外面的环境不太好,但是我们得出来的结论,外部环境虽然趋紧,但是根本的制约因素还是在内部。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的环境确确实实不容乐观,一个是外需,外部需求低迷可能会是一个常态,短时间内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善。今年的上半年,我们这里也有组数据,告诉外需的变化情况,日本、俄罗斯、东亚、东南等国家的增长都乏力,欧盟27国上半年的汽车销量下降6.7%,日本下降8%,韩国下降2.6%,菲律宾下降4.2%,巴西、澳大利亚仅仅增长4.8%和4.9%,外需可能在短时间内基本是一个常态。

  第二个,我们国家汽车产品的价格这种竞争优势削弱,将来可能也会是一个常态,而且这个态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为我们劳动力的成本,原材料的成本,包括环境的约束,还有我们的汇率,我们的汇率是升值,但是我们竞争国家的汇率是在贬值等等的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们产品原来的传统的价格竞争优势。

  第三个,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会不断加剧。俄罗斯要对报废车辆增收报废的回收费用,包括厄瓜多尔、巴西都在分别使用配额,有些是要求在当地国产化率等等等等,关税和技术性的贸易壁垒,贸易摩擦这块也会进一步加剧。

  第四个,特别是跨国企业,跨国企业也在进一步加大对新兴市场投入的力度。因为我们现在的汽车产品的目标市场是新兴市场。一方面我们可能跟日韩的低档的产品竞争,同时也要跟跨国品牌在当地的产品竞争,今年还有一个新的变化,我们中国的外资企业也慢慢地在重视出口,而且出口增长的态势是比较快的。将来可能在若干年以后,中国的汽车产品,可能总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企业产品出口的结构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刚才讲的这些都是外部环境,但是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可能更主要制约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没做好,我们也委托一些研究机构做过一些研究,从发达国家分析他们国际化发展进程里面,他们所经历的阶段,和他们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国外一般都是经历三个阶段,最初是产品出口阶段,第二个是境外投资建厂的阶段,第三个是跨国经营的阶段,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初级阶段。

  他们国际化发展的一些法宝,我们也总结了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创新的力度加大,要开发出一些有个性化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一些产品。第二个就是国际化的战略,日韩开始都是叫低质低价,到低质高价,都超高质量高价,都是这么一个阶段,我们现在还是走低质低价,而且现在还没有太多的迹象显示我们这个阶段快走出去了。还有一个宝贵的经验就是审慎,前期的调查研究,前期的规划是比较透彻。还有一个就是产品超前的开发,对市场,对产品进入目标国市场作相应的适应性的改进。

  所以我想大家把我们的状况作一些比较,我想在座的每一个同志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首先我们现在的这种单一的货物贸易方式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我们单纯的依靠货物贸易出口,不在当地建厂设点,不给当地的产业带来技术提升,不给当地带来税收,不给当地增加就业,总之你不给当地国带来扶持,所以他就要给你摩擦,他就要找你的马上。所以说这一点,我们单纯的贸易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它就决定了我们单纯的货物贸易方式的出口走起来是举步维艰。我们现在出口的量应该说90%以上都是通过货物贸易出口的方式,我同时给大家一组数据,丰田的出口量的50%是在海外生产,德国大众60%到70%也是通过海外生产实现的,美国通用是80%到90%都是通过海外生产,它直接到目标国去建厂设点,在当地销售,韩国现在50%也是在海外生产。所以说从这组数据我们就可以比较出来,我们现在的这种差距还是很大的。

(责任编辑:张婷婷)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