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合资企业

会诊一汽-大众:没有短板的体系最为可怕

2014年01月08日10:25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何芳
第2页 :经销商积极性取决于盈利

  经销商积极性取决于盈利

  《21世纪》:目前大部分经销商不挣钱,一汽-大众经销商怎么看厂家跟渠道的关系?

  沈进军,现在大家都在谈厂商关系不和谐,如果按照供应链讲,其实厂商是一个供应链上,应该是供应链上的竞争,应该是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近年来经销商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亏损严重特别是2012年。

  2008年以前的大众,坦率地说是不怎么好的,也就是过去渠道建设很不规范。从08年开始,特别是2009年、2010年一汽-大众发生了变化,就是营销力的变化。现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但营销力是能让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我觉得今年我们看看各个品牌,现在或多或少大家都把和经销商的关系从过去的父子关系,或者是爷爷跟孙子的关系,现在变成平等的关系,谁能抓住经销商,谁的渠道就会健康。

  庞庆华: 一汽-大众的渠道政策保护了4S店的根本利益,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营销体系。通过对专卖店的整合,取消非法代理店,使正规的4S店脱颖而出,同时招纳了大量有投资能力和口碑的经销商,这种做法让一汽-大众形成了良性互动。从经销商角度说,这样持续下来对经销商的发展非常有利。

  《21世纪》:在产能出现瓶颈的问题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实现资源优化?

  胡咏:其实销售体系资源最大化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营销体系,大家更容易看重销售素质,厂家的本意一定是希望通过经销商的压力实现销量增长。一汽-大众也是希望实现销量的最大化。但能不能形成销量的最大化或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本质还要看经销商营销能力。经销商是经济人,本质上经销商的积极性取决于能不能盈利。一汽-大众不是说没有销售压力,包括目前也有瓶颈,我们很多产品是供大于求的。

  定制2.0版营销

  《21世纪》:能不能分析一下,国外经销商发展和国内经销商的发展区别在哪里,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苏晖(微博): 我的建议是,汽车后市场越来越重要。我个人认为国内汽车后市场应该分三个阶段,而不是简单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一线二线的划分是营销阶段,现在汽车已经进入消费阶段。比如北京新旧车置换业务已经占到60%,这将是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还有一部分城市,像成都广州这样的城市已经进入汽车生活时代,不仅是买车,不仅是品牌,更是需要一些体验,汽车文化,汽车消费。能不能从一汽-大众发展战略上,对三个不同类型的地区有所区别,按照汽车营销城市、汽车消费城市、汽车生活城市来划分。当前汽车市场差异巨大,不仅是汽车营销竞争或产品竞争,更是破除思维定势的竞争。

  《21世纪》:体验式营销做得最猛的其实是东风日产,全年搞一千多场巡展。从品牌战略角度,体验式营销应该注意哪些要素?

  陈富国:我认为可以追求两方面,一是把品牌推到前面,让消费者接受。还有就是拉动,通过我的展示中心或活动让消费者真正认识,产品之外品牌的内涵。

  第一类现在比较多,第二类可能整体的配套、想法或者目标,长期、短期的权衡,可能还会少一点。但是我想假如真的要把品牌作为自己的一个武器用,后面一个应该多一点。

  汽车目前基本还是在功能话语的主导阶段,作为一种生活和消费的城市,慢慢会进入到市场的传播或者经营活动的讨论当中。但是现在互联网产业,包括已经大红大紫的马云等,都是在卖自己的价值观。但另外一些厂商,比如京东,还是主要在功能方面,拼的还是价格。我想,品牌的东西做多了,消费者自然会找到自己的方向。

  陈文凯:我们现在经销商管理或者渠道管理是1.0,就是经销商你按我的做,按我的培训就可以了,然后干到销量第一,还是这个阶段。但有一天,市场不怎么增长的时候,就会是2.0。以后经销商会参与销售本身的事情,比如说CTOB,未来各个经销商用电子化的手段,自我定制车型,这个价格就比较高了。

  所以将来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地我让你做就行了,而是把经销商的力量利用更大,给消费者提供参与的价值。我觉得经销商在这方面,因为是定制,消费者可能愿意出更多的价钱,其他的行业已经这么做了,全世界是这样的趋势,消费者希望我买的产品生产时就参与,而不是我被动接受。在1.0版本的时候胡总做到第一,到2.0的时候到底怎么搞我也不知道,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

  二手车和互联网

  《21世纪》:二手车业务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不知道在整个主流汽车厂家的二手车会怎么做?

  林雷:二手车是一个爆发期,有无数的公司做但成功的不多。从中国市场来看,我觉得经销商二手车业务所占的比重应该和整个市场是一样的,现在整个比重偏小,大部分由独立的二手车公司完成,当然我只是以自己的观点看这个问题,资源相关,客户接触相关,第一你有没有客户接触。另外资源,因为他卖了二手车要买新车,你必须要让他接触到新车,所以我觉得厂商还是很重要。

  胡咏:二手车业务是厂家主导,我非常认同林总的观点。中国目前我们过去的大量二手车是通过二手车市场和黄牛来做。目前厂家主导的规范的二手车由于缺乏品牌的概念,市场很小,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主流品牌都在探讨。但我相信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一定会实现厂家主导的,所以我们业内要认同二手车,这个模式会占主导。

  《21世纪》:在整个销售体系里,中国汽车厂商目前还有什么机会和提升空间?未来面临什么挑战?

  安庆衡:一汽-大众营销重点放在了体系建设,这方面考虑得很长远和全面,而且标准定的很高,很多东西还很有创新,包括经销商渠道下沉。我认为,如果其他的企业按一汽-大众这样来做,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自主品牌,在产品的质量和产品性能方面,消费者满意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大家都能像一汽-大众这样做,可能市场竞争会更激烈,但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会更健康地发展。

  胡咏:其实销售体系资源最大化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营销体系,大家更容易看重销售素质,厂家的本意一定是希望通过经销商的压力实现销量增长。一汽-大众也是如此,希望实现销量的最大化。但能不能形成销量的最大化或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本质还要看经销商营销能力。经销商是经济人,本质上经销商的积极性取决于能不能盈利。

  在渠道方面,一汽-大众做了很多思考。我觉得要有两个方面适应或跟得上变化。第一是跟上外部环境,大的投资人,包括地方政府给我们带来的渠道选择的变化;第二个适应就是适应互联网。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渠道让用户更好了解我们品牌和产品,我们把品牌宣传甚至展厅的功能放到互联网上,但是我们仍然希望交车还是在现实的展厅里。

(责任编辑:崔娜)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