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政府既定的社会发展方向。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
根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新增城镇将会达到25%,保守估计将会有8.8亿人生活在城市,而这也就意味着未来10年将会有85%的汽车市场增长来自于中小城市,只有15%的增长来自于大城市。
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未来几年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汽车社会”,这是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它主要表现为以汽车为载体或者围绕汽车而产生的一系列人类活动,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环境等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地区进入“汽车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数量达到20辆左右。目前我国仅有北京、广州、深圳等少数发达城市达到或接近这一标准,同时国内的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一直在迅猛增长,可以预计,未来5~10年时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中小型城市进入“汽车社会”。
因此,汽车社会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和影响力。中央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新型城镇化与汽车社会配套体系建设也将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能源短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不仅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增长的三大制约因素,同时也对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约束矛盾更加突出。从一、二线城市纷纷推出汽车限行限购措施,到环保、交通压力带来的实质性城市病,都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更多的中小城市和乡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避免一些大城市出现的城市病?如何实现交通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提前规划好汽车社会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汽车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成为其建设内容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对汽车购买、使用的不断普及,对汽车系统配套服务的建设也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良好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快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不完善的社会系统配套建设问题日趋显露,具体问题如下:
1、我国处于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一些城市开发与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过于急功近利。迅猛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商业设施、民用配套设施承载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引发城市交通拥堵、商业区及居民区停车难等问题,导致路边乱停车,影响正常的交通道路通行和市容市貌建设。
2、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城市区域功能规划不合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城市居住地大量外扩,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中心城与新城之间的交通需求大幅增长,潮汐式交通问题加剧。二是商业区规划过于集中,造成客流趋于集中化,或者在市区内或主要交通干道附近建设大型批发交易市场等,占地面积大、客流量大增,加大交通压力,引发交通瘫痪、汽车噪声等扰民现象,阻碍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街道社区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完善,不能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日常生活需求,跨地区中长距离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就学、就医等交通出行比重居高不下。
3、交通路网规划及建设滞后。就现阶段我国城市经济水平及其市政建设规模而言,大多数城市交通路网规模及其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都明显滞后于交通流的发展速度,现行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及管理水平越来越跟不上交通流量增长需求,交通拥挤、阻塞、违章现象日趋严重,交通污染和交通事故不断增加,给城市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障碍。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