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4中国汽车论坛

John:两因素改变汽车机动性 行业将变革

2014年04月23日10:24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1页 :汽车行业的变化是必然的

  2014年4月21日-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承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支持的“2014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2014中国汽车论坛以“绿色驱动,合作共赢”为主题,力求打造中国汽车与世界汽车、中国政府与汽车产业界、汽车产业与社会各界探讨产业发展、交流对话的顶级平台,吸引了众多政府官员、汽车企业高层、业内知名人士及新闻媒体参与。以下为世界经济论坛美国分部交通运输行业资深总监John B.Moavenzadeh发表演讲。

世界经济论坛美国分部交通运输行业资深总监    John B.Moavenzadeh

  非常感谢能够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再次发言,我非常荣幸到这里来,感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所有职员,在过去两年我们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合作成果,尤其感谢董秘书长,感谢他的友谊和领导力。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汽车行业的转型,这个转型主要是给我们提出来要进行根本性的转型,我们主要考虑到通过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型打开价值链,带来新的资源,带来新的客户和变化中的客户。我相信现在正处于全球汽车行业变革的边缘,这一变革是激动人心的变革,我相信这个行业今后十年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与过去一百年相比要多的多的变化。

  我们汽车行业的变化是必然的,因为汽车和汽车系统本身就会发生变化,这一变革改变了汽车的机动性,这个驱动力主要是外来动力改变了我们这个行业包括技术、人口、客户变化的行为和偏好。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根本的现实确定了这个变革,就是现在现在汽车机动性的模式是不可行的,对于地球来说是不可行的。我们仅仅看到中国情况就知道了,在中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交通堵塞,这都引起了全球注意。

  我介绍两个因素改变了汽车机动性,城市化、老龄化,大家都知道全球人口50%是居住在城市,2050年联合国估计大概有三分之二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农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转移。但是有一点大家不是特别清楚,比如说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人口一样也正在进入城市,美国目前城市中居住人口占了总人口81%,2050年会上升到89%。老龄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使得汽车机动性必须发生变革,按照联合国人口处统计,全球所有国家都在发生老龄化的变化,目前在全球12%人口已经超过60岁,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1%。因此城市化和老龄化会全面影响汽车机动性,城市和老龄化客户机动性偏好是完全不同的,在发达国家市场,城市消费者驾驶汽车越来越少,不想拥有汽车了,年纪大消费者对于汽车性能不是那么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它的便捷和舒适。明天年纪更大的客户就是今天的年轻客户,随着他们的变化会变化。尤其这些人目前是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人到了未来消费偏好会有变化,美国年轻消费者不太愿意拥有汽车,甚至有些年轻消费者即使驾驶车也希望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要与他们父母亲进行交流,年轻消费者不愿意考取驾照。2011年密西西根大学做了调查,年轻人拥有驾照比例非常低,尤其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比1983年相比大幅度下降。老年人目前已经有了驾照,但是他们占的比例占的越来越大,尤其人口年龄越来越大,超过70岁的人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健康,他们需要个人的机动性,日本和德国已经出现这种趋势。中国年轻人目前表现出这个兴趣出来。在中国拥有车辆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地位标志,这个标志或者这个意识还会拥有多久呢?尤其现在对城市消费者来说,可选择的机动性越来越好,中国人会像美国一样对汽车的喜爱逐渐减少的吗?

  美国目前在该国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人们开车的里程越来越少,美国的交通部最近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发现人均机动车行驶历程连续九年下降。人均机动车行驶2005年人均1万英里,2013年下降到9400英里,这不是因为经济发展不良和油价上升,原因就是老龄化和城市化。

  中国汽车行业的领袖们都非常明智,他们已经注意到发达国家目前这一变化,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可以提供借鉴。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不仅仅改变了消费者的偏好,而且城市化以及人口收入上升,使得城市无法拥有更多的汽车,大部分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人口和收入上升更快,所以交通拥堵更为严重,2011年比尔福特公开警告全球锁定效应,现在全球拥堵非常严重,已经影响到城市经济血脉,城市应该是各个国家经济命脉,但是城市越来越拥堵了,我们劳动力越来越少,这自然会影响各国国家的竞争力,比如说开罗拥堵成本是80亿美元,这几乎是相当于埃及GDP4%,拥堵在全球城市中占各国GDP1%到5%之间,拥堵是征收了比较大的税额,当年人口老龄、GDP下降、就业率不高,这个我们无法承担。传统拥有一辆车的模式,只是实现人口机动性唯一的方法,这是在过去,这个方法已经变化了,因为我们很多的国家,大家可以共乘车,类似于租车,我们是按小时租车,这个车可以在城市各个地方停留,通过智能手机就可以租车,美国和加拿大已经有100多万人,都参加了一个共同乘车的组织,欧洲共同乘车组织是70万人,这是2012年的数字。欧洲在全球共同乘车车辆数量也是最大的,戴姆勒公司所拥有的单向共同乘车,而且这个车在一个城市任何地方取一个车,到了目的地放下交车就可以了,很多国家共乘车越来越多,很多供应商愿意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柏林也是增长快,美国有一个欧布瑞公司,推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拥堵街上不去叫出租车,而且共同乘车,他们吸引了很多风险投资,去年8月谷顾就投了2.5亿美元,参加活动的人在车窗前搁一个胡子,阿里巴巴和硅谷一个风投资金共同给这个公司投了2.5亿美元,很多组织都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这也是分享型经济,不仅仅是拥有车,还要提供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这个模式在五年前根本不存在,过去城市主要就是有钱人开车,穷人乘公共交通,未来这个情况就不同了,未来城市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满足他们机动性的需求。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说,比如说伦敦到约翰内斯堡,他们目前推动不同机动模式,把不同的模式整合好提供给消费者。从现在开始我们CEO和工业领袖都要讨论机动车的转型,不仅制造机动车,还要提供机动车的服务,现在转型已经开始了。机动车的转型不是大家今后不再买车了,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拥有两辆车的家庭今后只会拥有一辆车,而且拥有一辆车的家庭今后就没有车了,年轻消费者会推迟买车的时间了。

(责任编辑:李欢欢)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