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4中国汽车论坛

John:两因素改变汽车机动性 行业将变革

2014年04月23日10:24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2页 :汽车行业将转向一个汽车生态体系

  就像我去年在汽车论坛上和大家所谈的,现在汽车行业会转向一个汽车生态体系,之前汽车行业之间清晰的界限,供应商、部件生产商、销售商、能源企业、能源设施供应商、政府之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目前汽车行业正在利用一系列先进技术,比如说软件、传感器,汽车到汽车的通讯系统、先进材料、能源储备技术等等,这些都不是传统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能够做到的,为了满足全世界未来出行的需求,我们看到汽车行业内部和汽车行业和非汽车行业之间的合作会加强,高通、华为、IBM、松下这样的企业越来越有兴趣进入汽车行业,投资到汽车业务板块解决方案当中来,他们是要提供方案,而不是卖部件。汽车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界限模糊越来越明显,未来汽车不仅要能够把人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而且还要其他的功能。未来的汽车必须有关键的一些系统,比如说电车里面要有电池非常强的续航能力,还有城市网络节点,以它为节点将WIFI信号送给智能手机,这样可以节省其他应用当中所占据的一些比较贵的无线网络频谱。不仅仅是汽车行业,其他行业也不断的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来。这点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可见一般。亚马逊公司是PWC最有价值公司名单第43位,亚马逊是什么公司呢?零售商、技术性公司、物流公司?他们以上这些领域都在做,技术在每个行业发挥颠覆性的作用,汽车行业毫不例外,自驾车未来会成为个人出行极其重要的挑战性角色。尤其是把自驾车、分享车、拼车、先进材料、其他创新结合在一起,这点更有可能。

  今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全球汽车生产商、供应商CEO讨论未来自驾车发展趋势,在座的一些嘉宾包括高通技术和思科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谷歌技术自驾车负责人,美国最大的汽车产业保险公司董事长,以及一位美国国会参议院。几位专业人士探讨自驾车的益处和风险,这个探讨非常有趣,自驾车两个重要的技术和方法,将智能建到汽车里面去,让他能够感受周围的环境,能够遥感。谷歌也在发展自驾车,也在发展自驾车以及其他车、其他环境通讯模式,我相信肯定有人怀疑这个能够实现。达沃斯讨论给我们描述了非常好的自驾车发展路线图。

  大家也在讨论自驾车概念,技术已经没有问题了,真正问题是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障碍,可能还有一些客户不太喜欢自驾车,他们享受自我驾驶的快乐。上次我和日本汽车CEO讨论,他喜欢开很有意思的车,他说自驾车开起来多没劲。开起来有意思对于年轻城市里面的社交网络连接起来的客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开车对我来说跟我父母是一样,仅仅是方便,还是它带给我既方便又娱乐的过程。莫斯科、北京、洛杉矶,在这些地方开车,堵在那里,意味着开车就快乐吗?我觉得汽车企业高管认为自驾车会成为未来客户主要需求,这是完全错误的,未来的客户是喜欢开车快乐和运动感觉,根据芯片公司英特尔2月份做的调查,美国受调查的44%的人都说他们想生活在没有驾驶员的城市,车可以自动驾驶,美国有关地区这个比例还要高。世界汽车行业领导者的问题就是你们要重新塑造你们的未来,还是希望未来塑造你们。

  特斯拉公司,市值根本没法达到283亿美元,但是你必须佩服阿马斯特,不仅要佩服他漂亮的车,还要佩服他的技术,他将不断完善他出行体系,我们面临一个重要的机会,重塑汽车出行,满足未来新的客户出行需求。在目前的系统有太多的浪费,美国人平均汽车96%的时间都是停在办公室或者是停车场,停在家里、购物中心,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于美国的家庭说,这种浪费是巨大的资产浪费。这个汽车只有3%的时间使用,怎么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平均每辆车重量超过了它所搭载这些乘客重量9倍,我们用这么贵的能源驱动这个车,而不是驱动我们坐车的人,这样可持续吗?有些城市汽车、停车场占了大量的地,这样可持续吗?大家看到中产阶级不断增加,2000年以来,全球年均汽车销售从5500万辆增加到去年8000万辆,08年到2010年有了稍微减少,因为金融危机,之后增长至少持续十年左右,因为中国汽车普及率非常低。千人拥有量92辆,中国经济还在非常低,像印度也是,中国、印度发展的空间非常大。金砖国家像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非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达到5%到10%左右,如果这个发展路径没有实现怎么办呢?现在有一些前瞻性的思想家也在考虑汽车高峰的概念,接下来20年我们汽车会达到高峰,汽车的增长会保持平稳,会停滞增长或者下降。因为有些人已经讨厌了汽车堵车的现象,他们会寻求其他出行方案,如果要重新设计出行系统,让汽车停在停车场不用的时间只是50%,而不是95%,那该多好。这样是不是会对全球汽车销售产生深刻的影响呢?

  现在我们面临行业的兼并、行业深刻变革,世界经济论坛会成为各个行业领导人一个重要的资源,来理解和重塑行业的转变,他们通过各个行业相关方的沟通交流深刻塑造这个行业,我们希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其他政府机构能够一起加入到我们讨论当中来,我们共同通过合作迎接中国汽车行业更好的明天和未来,谢谢。

(责任编辑:李欢欢)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