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价格的确定,通常有3种方法,一种是以成本为中心,一种以需求为中心,还有一种以竞争为中心。价格竞争是汽车市场竞争激化的突出表现,正确的适当的价格,可以保障企业的利润,可以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局,并能有效威胁有意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取何种方法确定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实际上都是两方或者几方博弈的结果,也是汽车制造商竞争实力的反映。 2002年末和2003年1月,多个品牌多个车型降价,降价幅度大小不等。奥拓和羚羊的主动降价,自然考虑了自己的成本承受能力;不到一周时间,吉利在天津以促销名义,降价2000元,吉利豪情3.79万元,比奥拓低1900元,这是浙江吉利与长安铃木在成本优势上的博弈。 广本奥德赛以简装版名义大幅度降价,报了去年上海通用GL8的一箭之仇。广本2.4升第7代新雅阁下线,抛出25.98万元的震撼价,较老雅阁低4万元;但仅隔一周时间,上海通用宣布新推出的2.5君威G型24.38万和GL型26.38万的售价,G型君威比新雅阁还要低1.3万。一汽红旗借明仕商务版的推出调整价格,明仕商务版16.7万,比原明仕低2000元;原明仕降至15.9万,较先前的明仕低1万余元。其实红旗明仕的降价,主要对着华晨的中华轿车,因为去年下半年入市的中华轿车价格,锁定在红旗明仕的16.9万上,华晨中华向红旗明仕直面叫板。看来上海通用与广州本田、一汽红旗与华晨中华之间,为争夺市场的博弈可谓针尖对麦芒。此外,富康新浪潮舒适版、两厢和三厢的赛欧,假以装饰或装备简化,车价略有下降,其目的要在相同、相近价位区间,和威姿、千里马、奇瑞和福特嘉年华等争夺市场,与诸多汽车制造商实施价格博弈。 去年入市的部分新车,消费者一方面指责车价太高,一方面又埋怨有价无货,例如POLO、威驰和西耶那等,很难买到现货;甚至连个别老车型一时也供货不上,例如上海桑塔纳、天津两厢夏利等,造成这种老车型中的个别二手车价格上涨。期待这类车在目前降价,似乎也不太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