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总裁苏强:整个华晨体系就是发展汽车 |
作者:[ 程远 丛刚 ]
时间:[ 2002年08月21日15:07
]
来源:[
经济日报
]
|
|
20日上午,在中华轿车投放仪式前夕,华晨中国汽车总裁兼行政总监苏强及主要管理层何涛、盛强和孙栋,集体接受部分媒体记者采访。苏强首先介绍说,沈阳金杯客车公司已正式改名为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改名表明公司战略的突出,这是董事会在评估了市场形势和这些年成功的经验后的决定。过去华晨汽车是个金融公司,做资本运作,沈阳金杯客车做产业,目标不一致,上下有些脱节。改名后的华晨中国汽车有限公司,不仅有客车,而且还有轿车。以后整个华晨体系就是为华晨汽车发展服务。
苏强说,华晨汽车的战略重点,是通过5—10年时间,把华晨汽车发展为国内的一个重要的汽车集团,5年内销售量达到18万—20万台,10年内达到40万—45万台。海狮面包车继续做中国轻客市场的领导者,同时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轿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成为国际大汽车集团在中国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
关于发展策略,是用两条腿走路,一是加强与国际合作,如和宝马、三菱、丰田,去学习、消化、吸收,培养自己的团队;另一方面坚持走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华晨现在有两个较成熟的平台,一个是海狮面包车,一个是中华轿车。明年上半年技术改造完成后,海狮产能可以到12万辆,中华轿车10万辆。现在的重点是把22万台的产能在这两个平台上去延伸,做出系列化产品,5年后把投资能够收回,再考虑去投新的产业。
苏强强调说,华晨毕竟在汽车行业才十年,还是一个新进入者,将用务实、谦虚、平和的心态,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和同行共同求发展。尤其在轿车行业,还是一个比较小的企业,希望向国内的同行多学习、多交流,跟国际上的大汽车集团多沟通、多合作。
关于华晨汽车的股权结构,苏强解释说,沈阳金杯原来一汽占有51%股份,后来沈阳市的两家公司买回了将近20%的股份,2000年11月,签了合同,现在手续还没有办完,上海申华名义持有金杯11.2%股份,剩下的是社会流通股。在原来的金杯客车层面上,金杯持有49,华晨持有51。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持有华晨中国39.45%股份,是第一大股东。
关于华晨的汽车业务,苏强说,到目前为止,从法律结构上说,华晨中国汽车有三大块业务,第一类就是整车,在沈阳,金杯客车、中华轿车。第二类是发动机,华晨持有沈阳航天三菱的21%的股权,是给中华配套发电机的合资企业。还有绵阳和沈阳星光的491,华晨汽车各占50%的股权。第三类就是一些汽车零部件,其他保定中兴、航天、三江雷诺,都不在华晨中国汽车的板块里,都属于以前的大华晨的概念里。现在也正在和各方面的合作伙伴磋商,进行一些整合,把资源配置得更合理。
关于宝马项目进展情况,华晨中国汽车副总裁孙栋介绍说,建议书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现在双方正在准备提交进一步的可行性报告,上报合资合同,一切都比原先预想得顺利。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合资企业股比是50比50。初期规划是生产宝马3系列5系列,3系列是刚刚换过型的,5系列是明年同步在全球推出的换型产品。前期生产是在中华轿车生产线上共线生产,但是是两个不同公司。
关于外界传闻很多的仰融问题,苏强说,我们是应大股东的要求,开会免去了仰融的董事长。坦率地讲,这些传闻对公司的声誉和形象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有关仰融的传闻,作为公司我们没有接到任何部门的有关通知。香港联交所要求我们发布了不下十次公告,都是这样说的。苏强说,从6月开完董事会后,他们这些人也都没有再见过仰融。现在仰融的职务仍然是华晨中国汽车的执行董事,申华控股的董事长。关于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要转移股权问题,苏强说,他们也没有接到任何部门的通知,从今年5月开始大概也发了不下5次公告,现在华晨的大股东仍然是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