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于汽车产业一直比较关注,也一直采取比较支持的态度。与其它一些产业不同的是,对于汽车产业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时都非常小心谨慎,力图在与国际相关习惯与法规接轨的同时,也尽量照顾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特殊性。
反垄断法:寻求平衡
8月1日,《反垄断法》在国内正式实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发展,而且备受瞩目的“明星”行业,汽车业显然也会受到该法的影响。以国内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所谓“最低限价”来说,如今的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在对自己的汽车制订指导价的同时,还会对经销商的实际销售价格实施最低限价,超过最低限价的经销商将面临处罚。有消费者因此认为依据《反垄断法》如果能够废除“最低限价”这一行规,车价就能够有所下降。类似的还有“4S店将因为《反垄断法》实施而消失”的理论。其实,单一品牌经营的4S店本身并没有多少垄断的嫌疑,如果车厂因此要求经销商不卖其它品牌的车才涉嫌“垄断”。有人指出,或许这些年来在4S店的竞争下逐渐衰弱的“汽车大卖场”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同时在价格上占据一定优势而卷土重来。
其实,衡量一部法律的影响,应该从大处着眼。因为有了法律的规范,一些原先在消费者眼里是难以接受,就连汽车销售商也不觉得合理的“行规”,有可能逐渐被人放弃甚至彻底遗忘,如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每一地区都必须使用本地制造的车作为公务用车、出租车等,甚至必须销售一定量的本地产车才能够经销其它品牌的车,因此一些质次价高的车型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这样的事情明显是《反垄断法》所要打击的。因为有了新的法律,无论是消费者与中小汽车经销商都有了提起反垄断诉讼的权利。不过,作为一个新的法律,对于个中的理解与运用也显然有待时日。
消费税:引导消费的方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决定从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大幅提高3.0升以上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同时降低1.0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如同燃油税一样,汽车消费税变化早在3年以前就不断有即将出台的传言,但一直没有真正地证实,而它的迅速出台也没有给市场带来特别多的震动。
这次对大排量车型大幅提高消费税税率,显然是针对进口车而来的,有统计表明大排量乘用车占进口汽车总量的43%,有人统计因为消费税税率的提高3.0升至4.0升乘用车的进口成本将增加13%左右,4.0升以上乘用车的进口成本将增加33%,这些增加的成本势必引起车价大幅提高,将会直接抑制一部分人的消费意愿。同时,作为国家政策“抑大扬小”的指导性倾向的影响,对于3升以上的领域,国内的制造商与销售商会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难以因为其比较高的利润率而大力进军这一领域。
另外,1.0L以下的小排量车的消费税降低了2%,也就是说普通小型车的税费可以减少五六百元钱,虽然有不少人觉得数字不算大,但对于一向对价格十分敏感的小排量车消费者来说当然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尤其对于汽车制造厂家来说,也多少减低了一些成本上升、售价反而下跌的压力。
燃油税:选择了最佳时机推出
12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将价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它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这宣告了经过10多年的讨论研究,燃油税终于能够出台了。
促使这项旷日持久的税种突然在短期内出台的一个直接原因是自今年7月中旬以来,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下跌;鉴于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不佳,短期内油价很可能将继续保持在低位波动。同时,在国际指标性油价暴跌的过程中,中国成品油市场出现了批发价格大幅下调、国企自降油价等多种罕见现象。因此,燃油税的出台不可能导致油价上涨,可以说是几十年都难以遇到的最佳时机。从各方面的反应来看,大家都比较平静地接受了燃油税出台这样重大的变革。
不过,从更深层次上看,如今出台的燃油税与人们当初热议的燃油税还是有许多的不同,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高速公路与重要路口的收费处依然存在,人们曾经憧憬的在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上自由无阻地飞驰梦想依然没有实现。
另外,虽然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燃料的价格应该是下降的,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回升以后国内油价会是怎样的,人们心里依旧没有底。此外,据说全国30万名交通征稽人员如何分流,如何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分配税收收入等问题也暂时没有十分清晰的答案。因此,燃油税的具体影响暂时还没有办法估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