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无尽的追思 永久的怀念

AUTO.SOHU.COM  2005年06月08日08:22  搜狐汽车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
 

  ——纪念吕福源同志逝世一周年

  吕福源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他在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98年4月至2002年3月)期间,作为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部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非常关心和支持,其情其景,音容笑貌,历历在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鼓励我们不断努力前进。

  一、 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1998年4月,吕福源同志从机械工业部调到教育部工作,此前虽然没有在教育系统工作过,但他是吉林大学理科出身,有在第一汽车工业公司工作和机械工业部工作的经验,因此他看问题的角度与教育界人士相比更为独特:一方面认识到科技与教育的深刻联系,认为“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将涉及更加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引起政治、道德、文化领域的新变化。与此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将成为发展的轴心。尤其是作为科学技术基础的教育,更处在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在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2001年4月30日)。另一方面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我国教育的宏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无论是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是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无论是着眼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或矛盾,还是着眼于规划和设计未来;无论是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还是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提高,都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都需要教育科研的参与。”(《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建2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0月19日)。吕福源同志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教育科研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我们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吕福源同志高度评价教育科研工作业已取得的突出成绩,指出“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教育界的思想和观念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宏观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咨询论证;为建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正确处理培养与提高、当前与长远、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提供了操作模式;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中外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相互借鉴提供了交流渠道……”,他满怀深情地指出“20年来的历史经验表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强调“实践证明,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成效的一个基本保障条件”(《面向21世纪把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99年5月)。这些褒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教育科研工作者。

  他还着意营造有利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环境和支持条件,提醒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领导干部注意“教育科学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影响日益广泛的重要社会科学门类。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对教育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越来越具有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重视和依靠教育科研,努力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并用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工作思路更加合乎规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不等于教育科研的先进性。吕福源同志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有深刻的思想,指出“要努力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导向,进行思想观念的创新、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科研管理体制的创新”。他在一些讲话中还比较具体地提出了若干要求:第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第二,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围绕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主动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第四,把握时代特点,深入研究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研究理论和技术,重视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完善教育学科建设。第五,既要重视以往经验,加强理论反思,也要研究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增强预测功能。第六,进一步丰富和更新教育研究方法。第七,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第八,积极探索将来适应新形势的教育科研体制……

  吕福源同志非常关心教育科研的前沿问题。在世纪之交,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工作,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的指示,落实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突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1999年10月19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召开了全国首届“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术研讨暨工作会议,来自北京、广东、浙江等20多个省市的同志参加了会议。吕福源同志推掉了其他重要的会议,在百忙中亲赴广州莅临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和讲话。

  他在讲话中对创新教育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认为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应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认为“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他强调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世界化脚步日益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随之发生变化,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这给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教育不能无视这种变化。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教育,这是摆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吕福源同志强调,江泽民同志在近年来的几次重要讲话中都提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也决定科技进步的大小。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教会后如果不及时研究创新问题,我们就会落伍。他指出,这次会议把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作为重点课题,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研究,这是科教兴国、增强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值得充分肯定。虽然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但勿庸置疑的是创新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精神,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吕福源同志这些对创新教育重要性的阐述和精辟见地,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正是在他的引导和鼓励下,全体代表形成了共识,一致认为创新教育是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

  二、关心和支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改革大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是一个有光荣历史的国家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作为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于延安的中央研究院教育研究室。1957年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筹建并命名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遭受破坏停办。1978年7月,经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国务院批准重建。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时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存在经费困难、队伍老化、离退休人员多等问题,教科所人都盼望改革,希望早日走出困境,对新到任的主管领导充满期望。

  吕福源同志分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后,数次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听取所领导班子意见,提出改革思路。他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建2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反映了他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视,寄托了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厚望。

  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他高度肯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贡献,指出“伴随改革开放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20多年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坚持‘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办所方向,经过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成绩,承担并完成了一大批科研课题和教育部交办或司局委托的科研任务,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涌现出一批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明确提出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改革思路,指出“教育科研机构要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格局,改变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单靠国家不考虑经济效益的状况”,强调“要通过改革,增强科研机构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开拓意识和效益观念,面向市场需求进行卓有成效的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认为“科研机构要逐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要鼓励和提倡横向合作,减少低水平重复,继续扩大对外教育学术交流”。希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以恢复建所20周年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骨干和排头兵的作用,与全国教育科研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促进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繁荣,为推进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为科教兴国的千秋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科所人都感觉到“吕部长为人谦和朴实,看问题视角独特,很理性,说话简短,发言切中要害”。

  三、以事业发展为最好的纪念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我们认为,对吕福源同志最好的纪念莫过于把他牵挂的教育科研事业发扬光大,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办成国家级强所,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有影响、国内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历届所领导班子的努力下,现任班子坚持继承发展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基本职责定位,并集思广益,制定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今后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这个中心,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为主题,坚持科研强所、人才兴所、产业富所的发展战略,本着突出科研重点、精干行政服务、壮大学术产业的原则,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的新跨越。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改革得到教育部领导和各个司局的大力支持。2003年7月21日教育部批准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机构调整方案》,对原有的研究室、研究中心和相关机构进行了整合,完成了机构调整的重大任务,推行了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编制为392人,有研究部6个,研究中心12个,出版社3个,教育产业实体5个,专业报刊9种;“六五”至“十五”期间共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30多项;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北京大学合作建有教育学科博士点,同时独立招收访问学者;扩大了与多个国际教育组织的多边教育科研交流合作,以及与许多国家的教育科研双边合作交流,设立了中国IEA国家中心等机构……

  自建所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已经建设成为一个科研管理完善、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教育产业发达、国际交流活跃、馆藏图书丰富、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国家级教育科研和开发机构。回顾过去,我们对包括吕福源同志在内的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事业发展付出的心血人们永存感激。展望未来,中国在进步,教育在变革,教育科学研究事业必须持续发展,我们任重道远。

  传承、探索、超越是我们从过去走向未来的理念;勤奋、务实、协作是我们从今天走向繁荣的起点。我们要继承发展改革创新,共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辉煌的明天,共创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教育科学事业,以此告慰吕福源同志在天之灵。福源同志,我们怀念您。


( 责任编辑:陈昊 )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教育科学”,共找到 11,707,136 个相关网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 郭振有:中国教育督导事业的推动者(06/08 18:21)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福源同志与我国基础教育工作(06/08 18:20)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王定华:吕福源同志与我国基础教育工作(06/08 18:17)
  •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基础教育的一份真情与牵挂(06/08 18:16)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强国梦”的追求者(06/08 18:15)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严师吕福源(06/08 17:18)
  • 一汽总经理竺延风:志远才高益可亲(06/08 17:07)
  • 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宣传处副处长贺永强:真心执著 精彩留存(06/08 16:59)
  • 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副会长周卫东:在吕福源同志身边的点滴事(06/08 16:58)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