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律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共同发起的消费者大型维权公益网站———315投诉网公布了2006年度汽车行业投诉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06年该网站收到的汽车类投诉数量直线上升,投诉涉及的厂家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内所有汽车生产企业。
服务态度差、技术水平低、缺乏诚信是导致投诉的主要原因
315投诉网的统计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企业服务态度不满意的投诉高达75%。通过回访投诉人,发现消费者对企业服务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经销商、维修站工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在当地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经销商、维修站,服务态度及质量尤其不好。
消费者对车身附件故障的投诉比率高达67.5%,说明车主对汽车的一些细节部分要求越来越高,而维修服务站技术水平不高,也是引发此类投诉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经销商缺乏诚信,服务欺诈之类的问题时有出现;一些经销商涉嫌以旧充新,把旧车(甚至是事故车)当做新车销售给消费者;加上经销商在消费者购车时对某些问题有意或无意的隐瞒,导致车主购买后发现汽车的实际状况与期望值有差距,从而引发投诉。
磨合期的投诉占到投诉的一半以上
从统计情况来看,消费者所购车辆处在磨合期的投诉量占到总投诉量的一半以上,更有大约30%的消费者是在购车一个月内进行投诉的。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期望值与产品的实际质量情况存在差距。这些投诉与销售人员在汽车销售时,利用消费者专业知识不足所做的误导有关。
大部分消费者投诉目的明确
统计表明,90%以上的消费者只投诉过一次。这说明国内的消费者比较理性,投诉的目的只是希望解决问题;同时,因为投诉目的很明确,所以厂家、商家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
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重复投诉。出现多次投诉的原因大致为,厂家和商家相互推诿,不愿意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部分消费者期望值过高,双方无法达成共识。
家庭用车是投诉的主要部分
目前,在315投诉网上投诉的大部分消费者为私家车的车主。在日常保养方面,大部分人都会依照手册上的规定严格操作,因此自己的爱车一旦出现异常,大家往往会认为责任不在自己,而在于产品的本身质量。为减少维权成本,车主往往选择向媒体投诉的方式。
投诉车主所购汽车的价格区间分析表明:投诉者中,有八成消费者的汽车原值在12万元以内。
山东、广东、北京是投诉热点地区
统计表明,山东、广东、北京是投诉较多的省市,而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城市——上海,却排在第8位。这或许与其所在地方的经销商及维修服务站点的水平较高有关。
两成以上的投诉涉及安全隐患
在所有的投诉中,仅有近8%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投诉的问题不是属于非常紧迫的;而认为必须尽快维修的则占70%以上;另有20%以上的消费者则认为所投诉的问题属于汽车的安全隐患。
82.21%的投诉得到圆满解决
对投诉解决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有82.21%的投诉得到解决,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消费者维权手段趋于理性
目前国内的车主维权手段比较理性,不再像前几年武汉“砸大奔”事件一样采取过激的方式,大都要求汽车厂商能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解决问题。统计表明,93.93%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投诉的内容非常紧迫,必须得到解决;而要求召回的消费者占投诉总量的40.36%。
消费者投诉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四大原因
索赔金额过高。部分消费者由于未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而造成故障或损失,向汽车厂家索赔或要求免费保修,厂家为尽量提升客服满意度,一般会在一定范围内给予补偿或修复;但有的消费者坚持要求得到更多赔偿甚至退车,厂家无法接受,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
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票据,待到投诉过程需要举证时,才发现证据不足,给维权带来了很大难度。
缺乏权威认定。部分消费者通过自己的日常使用,认为车子的油耗、动力、音响、隔音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厂商则认为这些问题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由于缺乏可以使双方都认可的权威检测机构的认定,最终导致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维权成本过高。由于目前专门针对汽车行业的维权法律、法规尚不完备,一般涉案金额较高的维权事件,均会涉及到举证这一问题。按照一般“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一举证任务就必须由车主来完成。很多车主由于经济、时间以及投诉结果不可预测等原因而不愿进行繁杂的证据搜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权利。
(本报记者崔进贤根据315投诉网公布的2006年度汽车行业投诉统计报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