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2008北京车展-东风日产特约 > 天竺取经之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车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车

  主持人:陈老觉得政府应该有一个战略,规划这块很重要。

电动车方面、新能源方面国内很多企业也在做,对企业来说,很多人说这是机遇,有机会和国外一起搞发展,不知道各位专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包括企业如何来发展自己的新能源技术?

  陈光祖:我讲一句话,我本来想这个题目就叫挖出汽车产业的绿色金矿。

  陈清泉:光政府也不行,政府当然要起带头作用!但是企业是主导,所以解决了政府该怎么做的问题,企业还需要落实才成。我认为企业怎么做,也根据需要,不是、也不应该一哄而起。国际能源组织邀请我参加日本汽车厂对混合动力跟燃料电池进行评估会议,归纳下来,日本在这方面最成功的是丰田和本田。之所以成功,归纳下来有四点,第一个是一把手管,不是投资部门、技术部门或者销售部门,因为这是新的事业,你要搞新能源汽车,是一把手从总裁一级要明确,这是作为工厂新世纪的战略。决策者自然会分析我这个厂的特色是什么地方,我能做什么。同时,要做近期、中期、长远的规划。丰田来说混合动力不是权宜之计,是一个线路图,全方位的。所以战略是很重要的;第二点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不能够头脑发昏,一下子这个好,我有这样的计划,短期、中期、长期,我需要多少钱等等。一定要有足够的财务治理,特别遇到困难,如果不能马上赚到钱,问自己我能不能支撑住;第三点,一定有关键技术,丰田汽车特别强调要培养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关键技术它的主要关键技术就是三个,电机、电池、变速箱。90年本田请我做教授,一开始他们不会电机,要买美国的电机,学了以后叫人家做。现在自己能够自己设计,也能够自己做。丰田开发电池,从第一天开始,这个研发就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松下的人,松下的人是电池专家,电池再好只能做设置,电池跟电机一样,这个电池放到汽车,汽车的功放很复杂,它的工作环境很苛刻,没有加上必要的能量,没有加上必要的散热作用,你根本不能够。在一个房间的研发队伍是两组人,这样的电池才能符合汽车的要求。他成立了松下能源工作室,专门生产设备,天天到那里去,因为产量很大,整个厂已经爆满了,建新的厂,这个厂60%是丰田投资。所以,你一定要有核心技术,放在我们国家来说,我的观察就是汽车产业还是投资,在汽车产业里懂得电机的人不是很多,在电机行业里懂得汽车的更少。他们电机行业的人开发的东西不能满足汽车的要求,而汽车行业不能对电机提出更明确的要求,磨合得还不够。这个一定要加强磨合,这样才能做出自己创新的核心技术。电动车、机动车的核心技术是三个,一个是电机电池,第二是电池,第三是传动还有控制组成。假如中国不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还是照抄国外。核心技术丰田、本田有,有一部分发展丰田的技术,日产落后了,日产走的路线错误,一开始不看好混合,他认为混合智能赚不了钱,他是作秀,不是生产,现在看好这个市场好,他也做了。但要买丰田的一部分技术;第四点对市场要充分的了解,了解政府的政策,争取政府的帮助。另外对市场的了解,设计B的人跟我说,我每天开B,如果我是消费者,我会不会买,一开始有些问题,后来不断地改进,自然会增强了购买的信心!我观察日本很多公司销售部门都是有市场心理学,他请了心理学的毕业生去研究购买的心态如何,并研究各种不同的购买者的心态,从而使他们对市场了如指掌。所以,主要的问题就四个:第一,一把手亲自抓,要战略;第二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战略;第三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第四点对市场要做非常深刻的了解。

  付于武:我们最近搞了一个提高中国汽车自主研发能力的调查,形成了20万字的报告,调查了102个整车企业,有14万数据,有500多个问题,这是中国汽车界最彻底的关于汽车能力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把所有的资源分两个,一个叫管理资源,一个叫自然社会资源。102个企业发现最弱的是产学研结合问题,最强的是企业战略问题。这次调查的数据很有价值,因为所有的问题回来以后都呈正向分布,样本的选择,大家答的还是比较准确。

      就新能源汽车来讲,企业最重要的问题,除了陈院士讲的,是产学研的合作问题,如果没有产学研的深入合作,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上要有大的作用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行业最缺失的就是贡献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也调查,什么是最缺失的,刚才我说的从社会资源,从技术上,最强的一项是车身,现在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在造型上基本上具备了从小改型、中改型、大改型,换头换脸换貌的能力有。第二比较好的是系统集成,最弱的两项,最弱的发动机研发能力、汽车电子开发。这两个数据就说明我们在汽车电子、发动机总成和产学研方面我们是弱的。这些企业报告支撑我们的观点,在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我们必须形成新的更为有效的政产学研的科研创新机制,没有这个是不行的。昨天丰田的人跟我讲,他说我很佩服中国,我觉得一个厂开发这么多车型,平行开发,这需要很好的掌控能力!这是丰田的首席代表,因为他在中国生活,还是很中肯的提示。

  陈光祖:每个企业多元化的开发一定要很分散。

  付于武:我也在企业工作很多年,最关键的战略需要清楚。新能源汽车一定要搞,用什么样的科研开发创新机制来保证,最重要的。

  陈清泉:我可以插一段,因为付理事长讲得很迫切,当前及时要解决的就是技术。我经常去外国,外国的产学研跟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们的产学研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定位不对,特别是上游、中游、下游的定位不同,学校有学校的强势,企业有企业的强势,要搞研发,前期性的,前瞻性的应该放在学校。我现在看到国内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著名学校,热情很高,我非常崇拜,一看到国外有很多好的东西,马上拿出几千万学这个。但是这个东西有很多新技术,光靠企业研究院就行了吗?企业的研究院应该主要做产品的排放,自主生产,做下游,上游跟一部分的中游应该是学校和企业做的。中游是研究院做的,下游产品开发才是企业做的。现在往往企业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客观,就希望学校的教授马上能决定。学校定位有的老师也急于求成,只要有钱,不管做什么,都给你做。学校的定位应该搞前瞻性、迁延性、技术性比较强的,并且能够提出引导,能够做技术预测。因为学校站得高,看得远,经常出国,学校的交流比较多,学校应该能够为企业帮助做技术路线,做技术预测。当时成立预测室,预测室很重要,应该为技术路线制定一个依据。学校应该帮助企业做技术预测,对技术的发展性的问题,技术路线给企业帮助。而企业在产品开发当中要提高可靠性,很多问题,光靠学校,他们没有生产经验,产品进一步开发,怎么可靠,价钱怎么降低,这些开发工作企业应花工夫解决。一句话,要分工好。外国就分工得比较清晰,他自然而然搭配得好,比如说我的美国朋友也是企业家,他说我跟学校合作最大的前途,美国某个大学某一个领域就要求某一个企业每年几万块在学校成立一个研发组,企业有什么课题,就可以到学校来。科学具有三个环节,一个是发现,然后归纳上升为理解,做实验证明没问题,就完成了。工程三个环节不够,要加上实践,工程虽然利用数学,但是很多问题不是数学能解决的,成本的问题,审美观的问题,可靠性的问题,要靠以前的经验。分析问题要求工厂有宝贵的经验,把学生送到工厂,体会到工业的问题、体会企业的文化、体会真正的工程怎么做的,也就是双方的价值观要弄清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靳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 新闻排行
  • 跟帖排行
  • 热帖排行
  • 视频排行
  • 微型车
  • 小型车
  • 紧凑车型
  • 中型车
  • 中大型车
  • SUV
比亚迪F0
价格: 3.69-5.39  W1

29734人的意向

闲逛到此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想要拥有

品牌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