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菲亚特:从衰退到新生的跨越
4月24日,菲亚特集团宣布,今年第一季度获得营业利润7.66亿欧元(11亿美元),同比增长29%以上,超过此前预期。
曾经亏损的汽车业务进步更为明显,“菲亚特”、“阿尔法”和“蓝旗亚”的营业利润从2.91亿欧元提高到8.03亿欧元;“法拉利”和“玛莎拉蒂”豪华跑车品牌获得营业利润2.9亿欧元。按照规划,到2010年,菲亚特汽车公司将生产350万辆小汽车。
菲亚特汽车公司认为,最应该放在优先地位的是“菲亚特”品牌,因为它占公司每年销量的80%以上。2007年,菲亚特汽车公司推出C级5门掀背车“布拉沃”(Bravo)取代“斯蒂罗”(Stilo),它给菲亚特汽车带来了两个全新理念:一是外形非常重要,难看的汽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二是公司能以超常速度进行产品开发,减少产品投放时间是一个关键性的竞争优势。
公司首席执行官塞尔乔·马尔基奥尼(Sergio Marchionne)将菲亚特集团所有的汽车样式设计部门,集中在都灵的米拉菲奥里(Mirafiori)工厂的一幢改建后的大楼里,由著名汽车样式设计师劳伦佐·雷曼乔蒂(Lorenzo Ramaciotti)领导。
菲亚特汽车的另一竞争优势,是它提高了产品的燃料效率。当欧盟新二氧化碳排放规则在2012年实施的时候,菲亚特预期它将比任何竞争对手拥有更低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这不仅因为它善于生产小型汽车,而且作为第一个符合欧盟“Euro 5燃料标准”的汽车制造商,菲亚特拥有先进的动力传动技术和新一代汽油引擎。
同许多国际汽车制造商一样,菲亚特预期公司未来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快速发展的巴西市场,菲亚特是行业领袖,但在中国、印度和俄罗斯这三大潜力市场,菲亚特的经营都比较薄弱。提高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已是菲亚特汽车公司的战略目标,2006年,菲亚特车辆销量的37%来自西欧以外的地区,预期2010这个数字将增加到46%。
“公司的下一个阶段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们能否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马尔基奥尼说。(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汽车人》杂志 电话010-63045013)
[上一页] [1] [2] [3] [4] [5]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