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元勋回顾中国汽车工业55周年

元勋讲述故事 共和国的汽车是如何成长的

   搜狐汽车: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车动中国”,刚刚也说到了大型系列报道的启动仪式,我们今天是对中国汽车工业回顾与展望。

首先介绍一下各位汽车的网友们,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请到了中国汽车业界元老级的嘉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胡信民先生;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汽车工业协会理事长安庆衡先生;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先生;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滕伯乐先生;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付京生先生。

    因为2008年大家也知道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代表了三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而且我们知道今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包括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55周年,还有中国轿车合资历史25周年,所以到今天来说,我们中国汽车的产销从去年来看已经达到了880万辆,今年大家预期能够超过1千万辆,感觉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是蒸蒸日上的,但是今年也有很多新的形势,大家也有很多的争论,我们今天在这样一个年份请到汽车业的五位元老非常难得。今天可能会讨论一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以古见今,看看我们中国汽车的来路、去向在哪里,也希望大家给我们一些思想的启发。

    1978年,全国生产轿车2600

    首先按照今天大概讨论的第一个话题,中国汽车业的55周年的今年日。

    中国汽车从无到有,如果按55周年算的话,我们从1953年市的,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了,从中国车业的起步,到生产出第一辆轿车,到第一家跨国合资企业,非常多的值得纪念的节点和日子,在座的各位老专家、老领导们也都见证了这些值得纪念的纪念日,想请各位老师们给大家谈一谈,从您的切身体验,觉得不可不提的有哪些纪念日,因为纪念日肯定有一些元素,包括纪念日的人、时间、地点,请各位给我们谈一谈。首先请胡老谈一下。

    胡信民:这个题目相当的大,内容也相当的多,每个人只能从某个角度谈一谈。55年,从我来讲归纳一下应该是经历了三段:第一经段就是1953年开始建第一个汽车厂,到现在是55年。从这个开始建设到1980年,当时我考虑,把它当成是中国汽车工业初创的成长年。

    现在讲改革开放了,当时为什么放在1980年呢?因为跟外面的谈判节奏真正来讲是80年代初,所以把它作为一个阶段。1980年到2000年作为一个发展年,这是我的看法。

    但是真正的跨越式的发展,所谓大的发展,是从2001年,2000年以后,一直到去年,这个是跨越式的发展,年均增长都是在2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的增长,速度相当的快。从这几个阶段看变化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从1953年建第一个汽车厂,到1980年,这个阶段经过了20多年,当时的产量是22万2千辆,其中主要是卡车,轿车是5400辆,到1980年的时候我们生产轿车5400辆,可想而知主要在卡车。

    从1981年开始到2000年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已经突破了200万辆,我们100万辆突破是1992年,1992年106万辆,92年到98年又增加了100万辆。大家看一看,从2000年的200万辆,到2007年的800万辆,你说这个年均增长多少,所以我们说第三阶段比喻为跨越式的发展。

    所谓轿车来讲,也更是如此,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轿车大概年产是61万辆,到去年的时候,我们轿车将近500万辆,在800万辆当中轿车将近500万辆,所以这个发展的速度,跨越式的发展应该在2000年以后。所以大概这么几个阶段。

    而从这个发展当中我的看法,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途径,这个跟任何其他国家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过去是计划经济时代,一开始就发展载重汽车,都考虑到运输的需要,从来没有想到过轿车。轿车也有进口,为什么呢?是长官坐的,领导是要坐轿车出去的,没有,没有就进口,是这么来的,很少数的。

     所以把轿车按照一个公务用车的象征,没有想到轿车进入家庭,个人可以买轿车想都不敢想。

     现在讲按照改革开放30几年来讲,我翻了一下,因为1978年开始,1979年以后我们就改革开放了,但是那个时候讲思想要跟上还有一个过程,我们1978年的汽车产能只有14万辆,轿车多少?2600辆。还有轿车吗?没有。

     所以我们看到我们自己造轿车1958年就开始了,但是那个时候轿车是买个样车过来,模仿,敲敲打打过来的,那个时候跟现在怎么比?但是也说我们开始造轿车了,也送到中南海给毛主席看,毛主席也坐上我们自己的轿车了,什么轿车?现在敢坐吗?所以是那个时候的概念,有轿车了,不好比,所以我讲我们走过自己的路。

     从2000年以后我们开放了,就谈引进技术、合资合作,都有了,普遍都展开了。

     所以这个阶段,从我的回忆来看很明显,解决什么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解决什么问题?当时很明确,要解决一个缺重少轻,轿车空白的问题。当时我们的卡车主要是中吨位的,但是重型的很少、轻型的很少,所以我们要解决缺重少轻,轿车是空白,几千辆,也不是大批量生产,那就不行,等于基本上是空白,所以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提出来,要解决一个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问题。所以我们当时的目标是这样的。

     围绕这个问题就很多了,缺重怎么解决?我们当时说要建第三汽车厂,选厂址,第一汽车厂有了,第二汽车厂建设了,但是搞第三汽车厂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查、研究、谈判,最后不行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实力。

     最后利用老厂改造,就把四川的重型汽车厂、陕西重型汽车厂等联合起来。我就讲缺重少轻怎么发展,引进技术发展重型汽车厂,重型汽车慢慢发展起来了。

     轻型怎么办呢?也没有啊,结果南汽就到意大利引进了依维柯,6万辆的轻型车,从那里开始。然后我们又买了日本的五十铃的轻型卡车,买了4万辆,把技术就带过来了,50年代轻型车的技术一共有25个车型全部拿过来了,要扶持北京130嘛,当时北京130载重2吨已经了不起了,所以重点扶持它,要发展轻型汽车。

     我们往往扶持的没有起来,我们没有扶持的都上来了,而且搞的很好,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没有啊,那就谈了,第一家上海,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支持,因为上海原来有上海牌轿车,搞轿车的基地,然后就引进,最后选择跟德国大众合资,从那开始。

     上海搞了一汽不能不搞,上海搞轿车,一汽不能光搞卡车,要搞轿车。你的轿车可以搞,只能搞3万辆,先导工程。第二期才搞5万辆。一汽搞了,东风不能不搞。行了,你不能搞,然后二汽提出来了,你要搞可以,要出口,所以当时想的很简单,以出口为主,搞30万辆,轿车,不是我们国内用,这30万辆要以出口为主才能搞,就想办法做文章,做可行性报告,30万辆怎么出口,谈了半天没有谈成。怎么出口?中国人生产,怎么出口,人家不干,谈不起来。所以东风搞到最后,一直到90年代才谈成,时间漫长。

     搞了以后,中央赶快下决定,三大三小,不能再搞了?轿车太多了,只能三大,三大就是上海、一汽、东风三家,你们三家是生产轿车的基地。三小,北京就是吉普,也算轿车,广州一家,天津夏利一家,这是三小。叫三大三小,国家不再批了,就三大三小,其他不能搞轿车。

     所以正如这个上面讲了,到80年代初还在讨论中国如何发展轿车、怎么发展轿车,过去想都不敢想,老百姓还买轿车呢,80年代初就是这个状态,然后就是三大三小,不能再搞了。市场的发展不是你主观决定的,你不让再搞,人家千方百计搞,有这个要求,市场有这个需要。所以我们的轿车点,我看了一下,主要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90年代以后,大家千方百计要搞轿车,有的民营企业甚至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搞轿车,所以现在我们搞轿车的生产点有30多家。

     从重型车也好、轻型车也好、轿车也好、微型车也好,当时我们做法当中很多都是计划经济的方法,要组织起来,要联合,结果都不成。所以中国的特色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慢慢走过来的,所以今天我们回忆起来很不容易,现在是敞开了。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余建约)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胡信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