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元勋回顾中国汽车工业55周年

元勋讲述故事 共和国的汽车是如何成长的

     市场换技术的路子是对的

     搜狐汽车:我们谈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谈了车型,其实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我们大家也都坐上轿车了,也发展了轿车,可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有很多问题是当时非常严峻的问题,包括我们会总结出中国车业发展有四大争论,第一个,关于中国是否要发展轿车,当时在争论,包括我们今天说的市场换技术,是一个争论,包括轿车是否要进入家庭,刚才几位老师谈到过,轿车一开始可能是公家用车、单位用车,轿车是否给老百姓用,这是一个争论。

包括说要不要我们自主研发,要不要有自主品牌,这是一个争论。这四大争论可能现在很多人还有异议,这个时间点来说早了还是晚了。今天几位老师都坐在这儿,大家可能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刚刚胡老给我们介绍中国汽车工业的时候也谈到了,现在请胡老再给我们详细的讲一讲您怎么看这个争论?

     胡信民:因为刚才我已经提到这个事了,简单举这个例子,争论是难免的,今后还会有,但是很多东西要历史事实说明这个事。从个人来看是这样的,你说市场换技术的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时感觉到,自己要发展,而且要加快步伐,你还是关上门自己搞好,还是引进门好,很自然的,必须要走出去,必须要把先进的引进来,我们要加快步伐,要迎头赶上,是这么一个出发点,因此必然带来引进技术、合资合作,目的是加快我们自己很快的发展。

     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的确是如此,我们回想也是,假如你不通过这个道路,我们能有今天发展这么快的水平嘛,我们今天拿出的产品,不管是合资企业造的也好、自己造的也好已经赶上国际水平了,我们认为这个走的是对的。

     但是事情是一分为二的,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在核心技术掌握方面,因为合资合作也好,人家不可能把核心技术教给你,因此这有一个过程,这是很自然的。所以我自己想,我也要走出去了,我们现在汽车也到国外建厂,我们自己是不是去了把我们的核心技术就告诉对方了,也不可能,市场经济本来是竞争的,我要靠核心技术自我发展,我要把核心技术给你,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这个规律我是这么看的,就是要在合资合作当中,我们要怎么样尽快的学习、掌握、发展,这是必然的过程。

     现在我们看到,提出自主创新以后,我们自主创新发展的速度还是满快的,但是必然有一个过程,从低到高,从局部到群体,所以我感觉路一定要这么都。

     再有一个,我感觉开放也好,都与规模有关系。所以回顾一下我们从轿车来看,这个过程到今天这个时间并不是很长,合资来讲20多年,但是达到规模来讲,我看也就是2000年以后,就这么几年,而且这几年来讲,我们发展也好,的确速度不能算慢,而且方式很多。我曾经仔细的琢磨过、研究过,我们这个自主品牌发展的路、方向多种多样。简单地看,我们自主品牌怎么来的?各种方法都有,外包的也有,从模仿中学的也有,我归纳了好多种形式,联合开发的也有。但是要学会真正的核心技术,我认为还有一个过程,这是必然的一个过程,所以现在要通过积累发展,我认为早晚会实现这个过程,这是很自然的。所以有些争论的问题,包括今后我认为还会有,这个并不奇怪,让他争论去,我们认为对的就往前走,要想观点统一,社会上没有了,就是一个看法,做不到,也没有必要那么要求。

     搜狐汽车:胡老,如果您要给市场换技术这个东西给一个评价,您会用一句话来怎么评价它?因为现在大家都在争论,觉得市场换技术没有换来技术。

     谈论市场换技术不要割断历史

     滕伯乐:我来说吧,最近我写回忆文章也专门写了一段,我也看了我们的资料,因为现在市场换技术是对各行各业来说的,但是也有针对汽车来说的,说汽车合资了,市场给了人家了,技术没有拿来,你到现在合资企业也没有自己的产品,我觉得这个有点割断历史。

     我查了一下资料,1983年的10月份,当时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饶斌,包括安总讲的,带着大家到处去寻找引进技术合资合作的伙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国外没有人看得起你的,不要说合资合作了,技术都不给你。改革开放我们开始要走这个路了,但出去访问的时候没有几家能跟你很好的来谈,都看不起我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饶斌就考虑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我们用多少外汇买多少国外的车,因为当时也有个议论,造车不如买车,买车不如租车。反正没有多少轿车进入家庭。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技贸结合、进出口结合的道路。什么意思呢?我向国外买车子,几万辆也好、十几万辆也好,我买你的车要带技术过来,至少的一条,从这个办法来引进。否则的话,车也买了、外汇也花了,技术一点也没有,但是这个进来的技术是最先进的或者一流的,不一定,起码我们得到了他的技术的资料,或者相关的文件等等。给国家计委相关部门领导同志打了个专门报告,结果国务院有几个领导同志都批了,赞成这个观点,要拿汽车做试点。

     所以对汽车工业来说,汽车换技术我觉得不能割断历史来看。正因为有了市场换技术,我们才引进了技术,正因为有了市场换技术,我们才有合资合作,正因为有了市场换技术,我们才有了发展到今天的业绩。

     所以起码市场换技术,对汽车工业来说不能割断历史来看问题,至于其他行业是不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另当别论。

     我们现在中外合资企业,它的发展也好、它的自主品牌也好,并不是要从市场换技术这个角度看问题的,因为要看到市场环境,要看到双方战略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市场换技术当时来说,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的一个成果。

     但是说今后是不是还会有市场换技术,我想我们要实事求是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将来我们也要到海外市场,我们是不是也有市场换技术的问题,我们要占领他的市场,他说你也要带来技术、要跟我们合资合作,不一样有这样的问题嘛,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这么考虑的问题。

     如果没有对外合作,中国汽车发展没这么快

     搜狐汽车:胡老,包括滕老,大家都觉得是历史的必然性,不可回避的过程,下面请安总谈一下。

     安庆衡:我对这个问题始终有比较明确的意见,我认为是必由之路,而且没有什么不长之处,当然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有一些理论家、有一些专家有他们的看法,那也是允许的,各种事情总是有不同的意见。我想汽车市场大家知道发展是有规律的,当人GDP达到3千美元怎么样、达到5千美元怎么样,市场是客观的。如果没有对外合作,我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没有这么快,汽车市场只能进口。

     我又说北京了,讨论北京轻汽要不要重组的时候请到吕部长,当时的部长石广生就请他,说你是汽车界的人,当时吕部长发表了一个很明确的观点,与其让外国大量的卖车,还不如把资金引进来跟他们合作。

     如果不跟他们合作就要大量的进口,大量的进口连起码的技术都学不到。所以现在我认为有些人说市场换技术,就是换的技术不够多,但是也不可能你的市场让人家卖车就把所有的技术都给你,那是一种空想。我是历来主张要对外合作的,但是我也主张发展自主品牌,所以还有点资本,一方面我在主持跟现代、跟奔驰合作,一方面在扶持福田,如果我不是两边都领导的话我到被打倒了,纯粹洋务派。但实际上福田也起来了,对外也合作了。

     比如说我们跟奔驰合作,你如果不跟他合作他就不往中国进口奔驰车了吗?现在奔驰S车大家知道卖的非常火,经销商卖一辆挣十几二十万,你不给他换技术也会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现在E级、C级车跟他合作,现在北京市场的E级车、C级车,没有说不好,我们比克莱斯勒的车生产的还好,起码我们知道人车怎么干的。如果不把这个合作搞起来,纯粹把市场花外汇买那个车,这个做不到。

     另外市场换技术,很多现在都研究软科学、研究人才。我记得在有的会上有的领导提出来,现在我们中国涌现了不少成功的企业家,甚至有年轻的企业家,但是这些企业家很多是来自合资企业,包括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奇瑞很多领导人都是一汽的,包括吉利。

     所以市场换技术,不是那么简单的原始的那种交换,因为我们合作了以后,很多人都从中学到了东西。以我为例,在座的大家知道,成天说CKD,最开始80年代,我也会一点英文,但是CKD什么意思,CKD就是散件装配,那时候连这个词都不知道,后来变成领导这些企业。

     从80年代合资到现在,这些合资企业培养了多少人才,现在北京到全国这种自主开发的机构就有多少。大家可以看看顺义有一个长城花冠,水平相当高,汽车展期间,几百名汽车界的人士都去看了,很多骨干都是合资企业培养的。

     陈光祖:叫技术溢出。

     安庆衡:所以我说一个是市场本身不换,市场外国也要占领,另外我们在对外合作上,从制造技术上、从人才上各方面收获挺大。现在我们在商用车开发、车身开发这方面全国有很多人才,达到一定的水平,包括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开发,我想跟这些不是说归功于这些,但是都是互相关联的,但是不应该把这个目标值设的太理想化,说达到这个目标。

     现在还不能说是汽车进入了家庭

     搜狐汽车:谢谢安总,您说的不能割裂的来看,不能只看技术,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很多没有看到的进步。陈老给我们谈谈。

     陈光祖:我简单说汽车进入家庭,比较正式提出来是94年,那时候张小虞、苗圩主持会议,实际上我们应该来说,大概80年代的时候就议论过这些老同志,特别我们几个比较开放的老部长,就提出要发展轿车。搞轿车干什么?搞轿车就是老百姓用,生产了几百万辆轿车不能都当官的用,但是现在为止我们的汽车并没有进入家庭。我简单举个例子来看,现在美国来说,是1.2个人一辆汽车,汽车保有量是2500万辆,除了老头、小孩,又是一个人一辆汽车。

     安庆衡:应该说保有量平均数少,但是还是进入家庭了。

     陈光祖:美国进入家庭了,日本1.6人一辆汽车,德国1.7人。

     滕伯乐:跟中国没法说,中国人太多。

     陈光祖:中国去年33个人一辆汽车,怎么能说进入家庭呢。

     付京生:以城镇为主。

     陈光祖:我中国农民就不能用汽车,就得开摩托车,就得搞商用车,就得挂在商用车上面,所谓低速汽车,那噪音可能是200分贝了。我觉得我们到现在为止,汽车进入家庭这个口号我们应该提出来还并没有实现,中国还远远没有实现,因为全世界去年是8亿6千万辆汽车,全世界平均是6.8人一辆汽车,我们33人一辆,怎么说进入家庭呢?只能说进入城市老百姓、部分老百姓家庭,所以这点说明中国汽车非常有潜力,并不是说我们中国汽车多的不得了了。

     还有一个是模式的问题,我非常主张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发展汽车什么模式,北京是模式吗?搞的不错了,今年一百万辆,有可能,但不能叫北京模式就是好的,不能说奇瑞模式就是好、吉利模式就是好、一汽模式就是好,现在中国汽车根据中国的情况到底怎么发展汽车,我们不断的实践,很多宝贵经验,但是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30年前改革开放也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人说吉利模式就是第一,吉利就是第一?上海模式就是第一,不过是买来,这么买来都算是中国模式?所以个还是摸着石头过河。汽车工业刚才我非常同意滕老讲的,是整个水平的提高,朝鲜可以把原子弹搞出来,但是我去了朝鲜两次,为了帮的他搞汽车,我看他50年汽车搞不起来。搞汽车是工业化水平,只有高度的发达工业水平才能搞出汽车,这是非常明显的规律。巴西有很多汽车,但是都是外国的,西班牙有很多汽车,都是外国的,所以汽车工业是全社会的工业,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摸索我们很好的发展规律,再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实力密不可分

     搜狐汽车:谢谢陈老的发言,付老师您来谈一谈。

     付京生:我觉得汽车工业的发展要跟国家的实力结合在一起的,想想过去我们建一个一汽的时候,当时投了3个亿,3年建设,全国支援,而且当时的产量只有1万辆。现在看看这几年,包括安总搞的北京现代,一建起来就是15万,第二期就30万,现在已经达到60万。

     陈光祖:接近100万。

     付京生:我们去了若干个汽车厂,觉得真的不可想象。所以我们在总结30改革开放成果的时候不能忘掉中国的大形势,因为只有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中国综合实力强了,所以汽车工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也是提速,有了这个生产环境。包括市场也是,想想当初80年代,我们想到现在每年有1千万辆汽车的市场吗?不可能的。全国的包括公用和商用大概有几十万辆轿车就足够了,今年大概要达到将近500万辆轿车,所以这个也是国家实力,老百姓有钱了,所以我们市场又发展扩大了。

     滕伯乐:还没有解决4亿和9亿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余建约)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胡信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