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观察》
股市狂跌、楼市萧条、车市低迷……在秋日尚暖的10月,冬季却已不期而至。救市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稻草。全世界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一双无形却巨大的翅膀扇动着、震颤着牵连在一起。
刚刚从美国回来的上海交大殷承良教授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景象:美国三大的员工脸上满是迷茫的表情,谁也说不清未来会怎样;汽车类股票的直线下跌带给股东们彻骨的寒意;美国政府将500亿美元用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救市手段;人人暴炒着关于“中国”的话题:不仅因为华人在美国的投资已蒸发大半,也不仅因为中国政府参与“救世”的新闻,种种迹象表示,中国市场成了美国汽车的最后机会。
在三大走出困境的战略中,除缩减成本之外,更将传统车辆的研发与制造向中国转移,并宣称: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保证将获得的收益留在中国。而在美国本土市场,三大将利用美国政府的500亿救市钱全力投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汽车业将面临更大挑战。
来自国内大集团的消息是,跨国公司目前已逐步改变中国发展政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小排量汽车,包括A0级车的竞争中。
那么同样毫无疑问,对于中国自主品牌而言,更为激烈的竞争还在后面。
大兵压境,中国车怎么办?
中国车用怎样的实力、怎样的竞争优势面对这一切?
“爱我中国车”第三届自主品牌年度车型的测评在即。在这样的背景下,找到一个答案,《汽车观察》拿出前所未有的努力:35款新车,网上招募车友,并打出“谁是最棒中国车,中国人试过就知道”的口号,期待着所有自主品牌的一次整体亮相。有什么力量比“中国”更有力?有什么精神比“团结”更振奋人心?当全球目光集中在中国,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消费者才是坚强的后盾。让我们感触颇深的某些企业的态度:“我们不愿参加自主品牌的评选”、“都这时候了,还评选什么”,有些让人悲哀。
如果中国车不能标榜“中国”二字,如果中国车不敢接受真实的检验,如果中国车不愿以团结、整体的风貌共同展现中国车的风采,如果在众巨头虎视眈眈的中国市场无法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资本、有什么底气坚守阵地、赢得未来的战争?
冷静下来想一想,是中国能救世界,还是世界能救中国?又或者是整车厂能救配套商?再或者期待政府新政策颁布?其实这些都是外力的作用,往往有救命稻草之嫌。挺欣赏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田雨时先生那番话:“只要有‘危’就有‘机’。外面冷的时候,内部要热。炼好内功,蓄势待发,在‘危’中抓住崛起的‘机’会。”
此话大有道理:第一,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第二,困难来了更要自信与自强;第三,自信自强者赢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