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当然是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对于全球汽车业所面临的问题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把责任都归罪于金融危机,那么就不会清醒认识问题的根源所在,甚至继续犯错误,并为错误付出深重的代价。
汽车工业
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
危机不仅仅是汽车公司的苦难,我们不仅仅要看到一些公司裁员、关厂、出售资产等自救行为,更要看到危机中汽车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看到深层次的问题。
上个世纪80-90年代,美国汽车公司的经理人们认为,丰田的成功是1973-1974年石油禁运的直接结果,禁运造成省油车的需求旺盛。通用公司董事长斯坦普尔曾说通用的问题完全是经济不景气所致,一旦日本的威胁结束,通用还会再度壮大起来。我认为这些高管忽略了更深一层的原因,美国汽车工业衰退的根本原因并非是进口日本汽车,而是美国汽车厂家对偏好小型车的市场变化未能适应,即使有机会选择,他们也不会相信美国人会喜欢进口的小型车。
认识问题已经相当难,而解决问题就更加不易。此次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汽车工业已经陷于泥沼。2005年瓦格纳就称“2005年是艰难的一年”。通用的医疗保健和退休金债务不堪重负,北美市场份额缩减、欧洲业务亏损、金融公司贡献率下降,那时就已经有人预言通用要破产。在2006-2007年油价暴涨引起的大型车市场萧条中,通用又很受伤,然后就是金融风暴。这说明美国的汽车公司至今没有解决好20年前就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能生产小型车。
虽然现在看生产小型车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比如奔驰公司的SMART就很受市场欢迎,但是由于价格较高影响了销路,难以赚钱,所以说对欧美汽车企业小型车依然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汽车产业
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
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对汽车工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产业结构上,形成了6+3的体制,从生产方式上看,诞生了平台战略、模块化生产、全球采购等等新的模式。此次金融危机暴露的并不仅仅是汽车生产成本高、汽车产品油耗大的问题,而是现有的汽车产品根本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过去我们常说: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现在就不能再说这样的话,而是要呼喊另一个口号:世界将改变汽车。
从通用近年来所遭遇的困境,可以看出汽车工业所面临的战略新课题:环境保护中,原有的废气排放控制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今后将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汽车的安全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为主转变;全球化的重点将转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生产;已经研发很长时间的新能源汽车现在站到了产业化的门槛。汽车产业的格局会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将很快代替6+3模式。
在危机背景下,中国汽车遭遇了市场低迷。一方面,是消费萎缩的正常表现,另一方面,中国汽车除了成本优势外,其他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不足以刺激消费萎缩下的汽车消费。中国汽车的崛起过程,应该是一个寻找、打造、完善乃至强化自身优势的过程,而任何一家自主厂商都应该以这一任务为历史使命,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发挥出自己最核心的成本优势。当年的日系汽车,依靠自己的质量管理,让自己的成本优势得到了欧美国家市场的认可,对中国汽车厂商来说,成本优势同样需要助推剂。
中国汽车业
发展基础坚实
我们看到,目前对国内汽车出口以至整个国内市场销量的悲观,与其说是市场低迷,倒不如说是对未能实现高速增长的一种遗憾而已。中国汽车的基本面良好,这一点是不容抹杀的。对中国汽车厂商来说,暂时遇到的困难并不是我们的宿命,而是向我们更加指明了方向。因此,当前正是需要我们迎难而上的时候,让自己的优势更加强化和突出,强化自己的基本功。
从汽车业发展的轨迹来看,经过七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汽车业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但我国汽车业并不存在“泡沫”,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过去几年中我国汽车业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都在1000亿元左右,其中银行贷款不到10%,利用外资不到10%,基本靠企业自筹,而合资企业也大多约定在三至五年内不分红,而把全部利润投入企业的再发展。二是我国汽车个人消费的银行贷款不到10%,如大众金融为其两个大众平台提供的汽车贷款服务不到3%。我国汽车消费不是靠银行贷款,这与美国70%靠银行借贷有很大差异。三是我国汽车在价格上占有优势,10万元以下的车比国际上便宜,10至20万元的车与国际上基本相当,而30万元以上的车因为生产规模与国产化率的原因比国际价格还是要高些。客观地说,这几年充分的市场竞争把汽车价格的水分挤得差不多了。四是从出口角度看,我国汽车业还没有到出口依赖的程度,出口额和整车出口的数量占总产值和销售量都不到10%。五是我国排名前十位的骨干汽车企业,都在把所有资金投入发展主业,除了正当发行股票外,没有去炒作虚拟经济。
明年,预计汽车业增长速度应高于全国GDP的增速。在当前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应主动调整结构,善待经销商、供货商,真正建立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良好关系,一起把质量、服务搞上去,使产业竞争力再上一个台阶。
从这个意义上看,金融危机的到来,正是对中国汽车厂商崛起前的一次磨炼。迎难而上还是举手缴械,相信中国汽车厂商会做出正确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