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远水”不为解“近渴”
在自主品牌中,吉利是最早开始研制新能源汽车的企业,混合动力、双燃料、纯电动,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展开了全面探索和研究布局。在许多人眼中,新能源汽车还处在研究完善阶段,还只能算是“远水”,解不了眼前利益的“近渴”。那么,吉利为什么把钱花到“未来”上?
吉利副总裁赵福全给了我们答案:“新能源汽车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领域,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与国际强手相比差距不大,这也许是我们赶超发达国家的机会。”
正是着眼于长远发展,早在2005年吉利就开始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2006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的项目后,吉利更感使命艰巨,组织了数百人的研发队伍、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的资金,向这个全新的领域开始了跋涉。
而此时,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凭借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抢占了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科技制高点,行业似乎已经默认了这个事实,许多企业放弃了努力。当吉利的研发人员将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专利目录仔细研究了两个多月后,他们发现强大的对手确实没给后来者留下多少机会,专利保护覆盖了诸多领域,甚至连每个齿轮转动的方式都申请了专利。然而,吉利并未就此却步,决心以自主创新闯出一条生路。
两年后,当吉利的混合动力项目电子等平衡系统出现在竞争对手面前时,从控制系统到电机、整车集成全部都是吉利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
| |
图四:在今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的搭载电子等平衡系统的吉利汽车 |
吉利创新设计的电子等平衡系统采用一种全新的原理和构造,把电能和机械能结合到了一起,目前已经实现了节油20%,计划到明年投产时,将实现节能50%的目标。也就是说,到那时排量为1.8升的电子等平衡动力版吉利远景车性能将相当于3升左右耗油量的轿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