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整合
至此,上南合作、融为一家的整合难度已经逐步攀升。
不过,作为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重组,如何实现商业化的诉求是上南合作的另一层要义。众所周知,上汽甘冒风险合并南汽集团的最大动力来自MG名爵公司,这是上南合作的真正契机。
让名爵与荣威全面对接,这个任务分解来看内涵颇丰。管理团队的组建、员工士气调整、战略制定、流程再造以及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均在考量范围之内。
1月2日,上南合作协议签订的第七天,以陈志鑫、蒋志伟为首的上汽管理团队便进驻南汽。陈志鑫出任新南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负责包括MG名爵、依维柯在内的整车业务;蒋志伟筹划将南汽众多零部件公司整合为东华公司。而同一天,原通用东岳总经理黄可基也来到南京,出任MG名爵总经理,对名爵的“百日整合”提上日程。
对陈志鑫来说,盘活MG名爵所购买的罗孚资产甚为重要。包括厂房、动力和其它机建设施,总投资30亿元,而其三个产品,名爵7系、3系和TF系列的盈利能力却不足以支撑如此规模。他面临3个棘手问题:怎么吸收消化这些资产;怎么融入上汽日后的新产品平台,同时与荣威共享协同效应;名爵整个的生产布局、研发、采购、营销如何跟上汽实现一体化。 这些宏观的战略问题分解到基层员工那里,却很可能转化为紧张情绪。黄可基到任第一天,便从名爵员工的表情中看到这一点。“开始的时候,很多员工确实从内心对公司发展不是很清楚,有一些担忧,比如说岗位是不是还有?”MG名爵公司工段长徐洪岗告诉《环球企业家》。
为稳定军心,黄可基提高了一线员工的收入,200多劳务工转成正式工,这多少平复了许多职工躁动不安的情绪。此外,黄可基还借助公开讲演方式,强调名爵的新起点与新面貌。名爵工厂的各个角落都贴有横幅,上汽远景和价值观得以频繁出现。
但这些远远不够,黄可基面临的是一家怎样的工厂?名爵虽然在2007年投放产品,但仅销售了2000多辆车,“这些产品基本属于小敲小打,作坊式断断续续地生产,我们接手的时候名爵工厂实际还在建设期,大量设备处于调试阶段,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流水线生产。”黄可基对《环球企业家》说。
更大问题在于,名爵2100名员工大部分来自于南京菲亚特和商用车公司,全无轿车生产经验,南京菲亚特最辉煌的时候年产仅2万辆,员工缺乏规模化生产锻炼,而工厂初步形成的标准、体系、流程与上汽完全不同。
黄可基要改变这一切。
2008年4月至6月,为了让员工具有大规模、连续生产的经验,MG名爵的班组长、员工先后被派往烟台通用东岳、上海大众、上海通用进行培训,上汽集团也抽调人员直接在工厂展开培训,目的只有一个:将上汽一整套标准、流程、规范先移植过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和调整。
移植标准的过程中,黄可基同时准备在3月、5月、8月按时启动MG名爵的产品投放计划。但当他对产品进行审查时发现,以工艺、制造体系、配件、生产质量稳定性等各种标准来看,这些即将成为上南合作首批投放市场的产品,不仅不符合上汽的质量标准,即使是按照南汽标准,也是不合格的。事实上,从购买设备、技术合作到真正转换为制造技能,所需时间远超乎预料。即便上汽的自主品牌荣威,也是在摸索中逐步提升质量。况且,正常的产品投放节奏应间隔半年,这么短时间的投放本来就蕴含极大风险。
黄可基立即成立数个质量攻关小组,连续数月加班加点,解决问题。上汽执行总裁陈虹甚至三次来到南京,开着名爵的新车型在各大试车场奔波,以确保质量。
最终,原本计划3月上市的MG TF推迟到5月;4月上市的MG3SW在6月底上市,计划8月上市的MG7自动档则被推迟到9月底。“外界对名爵车型推迟上市有多种说法,但不得不推迟,我们在三款车型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最终达到了上市的质量标准。”黄可基告诉《环球企业家》。
9月底,经过了百日整合、生产准备两个阶段后,MG名爵正式从项目建设转入生产经营阶段,黄可基将工作重点转向了上游3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的整合,这些脱胎于南汽的供应商多数没有乘用车经验,良莠不齐,成为下一个棘手问题。
按照上汽集团计划,2008年名爵销售达到2万辆,由于市场环境低迷,最终只实现1万辆的销售。但无论如何,到2008年底,MG名爵已基本实现了与上汽各个系统的对接,成为一个体系完善的汽车生产企业。
不过,为了和荣威的典雅形象相区隔,名爵品牌更为突出运动特征。这种细分的产品定位,不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提升销量。2008年10月,胡茂元最后使出了杀手锏,宣布在南京浦口建设名爵二期工程,在这里导入全球A级车平台项目及配套的小型发动机,总投资25.16亿元,建成后这里将形成年产20万台整车、25万台发动机的规模。
“必须要有批量更大的产品,才可以有发展。我们考虑把国内汽车产品当中市场结构最大的A级车放在南京,来加强名爵的造血能力,否则这个企业将永远亏损。”胡茂元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