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是《规划》涉及的主要内容之一。《规划》指出,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
“此次国家决定快速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令人振奋。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应该是企业发展中的常态化工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付于武说。
■ 抓住机遇,缩小技术差距
目前,我国的汽车年产、销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是不可否认,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据的份额仍然比较低,产品的竞争力较弱。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国汽车产业要发展壮大,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适应日益严格的标准和法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目前,自主品牌产品仍然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抢占市场。从技术角度讲,我们确实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行说。
“在近日统计的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中,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企业不管是在数量还是整体产值方面,均位于前列。而作为汽车产业大国的中国,却没有一家零部件企业进入100强,这是我们汽车产业非常尴尬的现象。”付于武认为,核心技术的缺失,与我国产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金融危机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付于武认为,虽然不能低估危机对国内汽车产业的影响,但是与外资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提升竞争力的机遇。
汽车行业内相关人士表示,从自身能力讲,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和经验。从外在因素考虑,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了缩小与国外同行差距的机遇。“日本汽车产业抓住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历史机遇实现赶超就是很好的实例。”他说。从汽车技术进步的角度讲,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意义重大。
■ 政府促进技术升级决心凸显
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是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企业来讲,任何一次产品的提升,都要进行相应地技术改造。”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原总工艺师黄德锐对记者说。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非常强调技术改造,汽车产业的技术改造也都是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进行。“70年代末80年代初,根据市场需要,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车用柴油机。当时国家向玉柴提供贷款3000万元,用于建设厂房和生产线,从而带动了整个车用柴油机行业的发展。”黄德锐回忆说,“这一时期的技术改造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而进入到市场经济年代,技术改造更大程度上由各家企业自己规划完成。据黄德锐介绍,1992年前后,基于对市场需求和国家排放法规的考虑,玉柴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技术改造,花费1亿多元,引进了某型号增压中冷发动机的相关技术和生产线。“这次技术改造是完全由企业自筹资金完成的。”他说。
“近些年,国家一直对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给予相应地支持,但是力度远不及这一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说。
业内人士认为,在特殊的时期,支持力度如此之大,显示出了政府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升级的决心。张海行表示,国家对一些有技术创新能力的自主企业给予支持和鼓励,有助于企业的战略转型及其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 技术全面升级需稳扎稳打
与眼前的成效相比,规划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这也符合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律。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尤其是作为产业发展决定性因素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是有赖于长期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通过长期探索,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杜芳慈强调说:“对于整个国内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100亿元的资金远远不够。国家投入100亿元的主要作用,是要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
付于武也表示,此次政府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是简单的投入资金,而是要通过投入来调整结构,促进汽车产业升级。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些年,国家在汽车技术创新领域也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未来国家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应该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直接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过去国家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基础研究上。”他说,“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相应的基础研究,只是二者之间的比例要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