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轿车以我为主!”这是20多年前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用其一生追求的信念做支撑而留下的遗言。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第一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原二汽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孟少农。“为中国造汽车”,孟少农老人用一生来追寻这个梦想,并影响着几代东风人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自强不息、进取不止。
如今,传承老一代东风人的激情和梦想,东风将使这个轿车梦想成为现实。随着东风风神的不日发布,代表了国内汽车工业集成创新最新成果的东风风神首款轿车即将上市。40年厚积薄发的硕果,激起了人们对老东风人轿车梦想的追忆。
矢志轿车工业
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孟少农提出许多至今仍有着深远影响的精辟见解,例如“小厂搞大车,大厂搞小车,我们也应当这样干”;而汽车界仍广为流传的“做卡车是小学生,做客车是中学生,做轿车是大学生”的造车“学级论”,也出自孟少农的“造车论”。
作为新中国汽车泰斗人物,发展中国自己的轿车工业,一直都是孟少农的梦想,而他也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开发小轿车的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他就提出发展小轿车的设想。他认为,一个汽车厂要是不生产轿车,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厂。小轿车一定要进入家庭,中国应该大力发展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8万—10万元)的小轿车。
事实上,近些年来的中国汽车发展,已应验了他的这些预言。而抱定这种发展思想,在当时中国经济不发达、许多人都认为开发轿车为时尚早的背景下,孟少农也从未放弃过开发小轿车的梦想。即使是在1957年患病住院,他仍在病榻上绘出了设想的草图,并请设计专家吴敬业、刘炳南、史汝楫、富侠等同志去病房探讨研究。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孟少农再次提出了发展轿车工业的设想,并用大量实例说明汽车工业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抓紧时机大力发展轿车生产。
孟少农的许多主张和具有说服力的建议,对后来国家决定大力发展轿车工业和充分利用一汽、二汽优势开发轿车工业起了重大作用。1986年,在孟少农等老一辈汽车人的推动下,二汽集中力量开始对发展轿车进行谋划和运作。二汽确定“两条腿走路”方针发展轿车:一是合资合作,二是自主研发。遵照这个方针,在孟少农去世后不久的1988年7月24日,二汽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签署轿车可行性研究协议。二汽发展轿车事业开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始终要立足自主
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轿车工业?孟少农对轿车工业发展思路进行着全面的思考。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轿车工业刚刚开始起步。然而,发展轿车工业的发展思路,已经在他的大脑中系统成型。
“我们要建立的轿车工业,应该是健康的,能够在强者如林的世界市场上竞争、生存并发展的,能生产优秀产品并取得良好经济效果的。”孟少农在多种场合向当时的汽车工业界表达他的观点。
孟少农认为,我们要建立的轿车工业,首先必须是独立自主的轿车工业,是立足于自己的原材料及加工制造,而不是单纯进行外来件装配的轿车工业,是能够保证我们独立经营权的轿车工业,在企业层面,企业的管理权、技术权、销售权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利用外资是可以的,但不能因此成为跨国资本的小伙计。”孟少农认为,轿车是风险大、变动快、先行期长的行业,企业要能够随时处理涉及企业生存的决策问题。如果企业的手脚被束缚住了,这样的企业就没法生存下去。
其次,我国的轿车工业要有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在技术上不断进步。轿车的车型寿命相当短,一般不超过10年。并且在其寿命期内还有不断的小改小革,使其外形、舒适性、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不断提高和完善化。
美国人有句话,“在竞争中次好,意味着完蛋”。“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开发手段先进的今天,轿车改进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各企业间的竞争不仅在于现有生产的努力上,更在于开发的努力。”孟少农表示,决定今日市场胜负的关键,在于先行期内工作的优劣。
孟少农的宝贵遗产
通过对世界轿车发展的深入研究和对比,孟少农曾为我国的轿车工业开出了三个药方:上策是建成生产能力与培养开发能力同步完成,这是日本、韩国走通了的路;中策是建成生产能力后培训开发能力,这是原苏联陶里亚蒂汽车厂的做法;下策就是对开发能力不予重视,坐视多年一贯制的形成。
孟少农认为,要走第一条路,前提条件是要有成熟的、完整的技术基地。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有两个这样的基地,即一汽和二汽,虽然不能说很成熟,但已经初步具备了生产能力和开发能力这两个基本条件。这两个基地,是可以承担建设轿车任务的,并达到建成生产能力与培养开发能力同步完成的目的。
同时,走上面第一条路还有两种办法:其一是与一家规模大体相当的外国汽车公司合作,搞联合开发,所得成果双方共用;其二是决策和组织工作全部自己掌握,利用国际上的专家企业承担具体的局部的开发任务。而无论是哪种办法,坚持自主都是最根本的原则。
孟少农在20年前认为,在现有汽车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我国的轿车工业,是具有较大切实可行的。“我国经过30年的发展,已建立起一个有年产40余万辆车的汽车工业,虽然产品以中型汽车为主,技术水平也不高,但这个汽车工业有其自身的有点:完全立足于全国,不依赖别人;有相当好的适应和发展能力,产品适应本国条件,而且成本较低。因此,有了这个基础和没有这个基础就大不一样,有了这个基础就能让我们在合作中站在更加主动的地位上。同时把建立轿车生产作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推动我国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是大有可为的。”
基于对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前瞻性认识,孟少农在很多人认为中国开发轿车还为时过早的时候即已经开始了技术的准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孟少农就坚持改组了二汽产品设计处和工艺研究所,建立一个以产品开发为核心,融材料、工艺、基础技术于一体,具有强大开发能力的技术中心。他认为,这是使二汽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现在这个中心已在为东风轿车的开发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孟少农生前常说:“世界汽车发展一般规律是:三年一小改,八至十年一换型,大多数先进国家是前一代产品在生产改进,下一代产品在设计室、试车场里发展成熟并进行生产准备;第三代产品则在造型室、在研究部门和人们的脑海里逐步酝酿成型”。为此,他还明确提出了二汽的产品开发原则:“产品发展要设计一代,改进一代,预研一代。”
至今,孟少农所遗留下来的这些观点和见解,仍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