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明: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
主持人:下面有请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 陈黎明博士给我们演讲。
陈黎明: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SAE组织这样高水平的年会和论坛,我叫陈黎明,来自苏州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今天非常高兴来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博世的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更安全,更舒适的解决方案。
自从有了车以后,大家一直就有一个愿景,什么时候能够自动驾驶,我们看看自动驾驶是愿景还是现实?在座的人都知道2010年纽约时报报告google自动驾驶的情况,这个对整个汽车界是一个很大的震动。google怎么开始做自动驾驶这一块,主要的还是他现在爱一些新的技术的融合。这个实际上对我们整个自动驾驶,驾驶员辅助系统,还有汽车界提出一个新的挑战。我们怎么去面临这个挑战?也是我们对整个汽车界提出新的课题。当然了google并不是唯一一个,也不是第一个做自动驾驶的。实际上现在有很多汽车厂还有一些零部件供应商,包括博世,我们都在做这一方面的开发。博世现在已经有两辆原形车,一辆德国,一辆美国,已经在做一些道路实验,在德国我们是第一个做道路实验的。
简单介绍一下,因为刚才几位嘉宾介绍了自动驾驶方面的愿景和一些想法,从博世角度来讲我们认为通往自动驾驶不是一步达到的,是通过不同的阶段。根据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它功能不断的完善来一步一步实现自动驾驶的。
第一步首先是在一种简单的辅助,主要在紧急情况下,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或者说是为了解除驾驶的强度,进行一些辅助。这个基本上是基于单一的或者单功能的传感器开发出来的功能。比如我们这里谈到的ACC和道路保持功能来帮助驾驶员实现改善驾驶的情况。
第二步主要是随着对环境复杂程度认知程度的增加,对自动驾驶时间的增加,以及动态的更好的判断,以及驾驶员车的行为更好的判断,第二步应该是一个部分的自动。因为在我们日常工作当中,或者说驾驶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情况我需要很短的接个电话,或者发个短消息,或者处理一下什么东西,这个时候希望有一个短暂的时候,能够把这个驾驶的责任交给自动驾驶仪,或者自动驾驶,短时间部分的自动驾驶。
最后第三步是达到这个高度或者全自动的驾驶,第三个阶段也应该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个阶段应该是高速上自动驾驶,因为车的状况会比较简单一点。最后是实现在任何情况下A到B的自动驾驶情况。今天着重介绍一下现有驾驶员辅助系统的一些技术,这个是实际上是为我们目前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驾驶解决方案,同时它也是我们达到自动驾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里列举了一些博世辅助人驾驶的一些功能,随着辅助程度不一样,可以简单的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的质量,使得驾驶更轻松,甚至到一些安全有关的提示和保护。这里可以看到停车,驾驶员辅助停车,这个还是需要人来操作的,甚至包括我们ACC行车辅助,包括道路辅助系统偏移的提醒和保持。还有我们夜视系统,随着辅助系统功能的增加,这里也可以更多的开发出一些行人保护的功能。还有驾驶员驾驶状态的监测,以及避让在碰撞不可避免的时候,怎么能够辅助驾驶员进行紧急避让。还有预测性紧急制动,分不同阶段,黄博士刚才谈到事故分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也可以有不同的这种驾驶员辅助系统。包括在前期的提醒和在自动过程当中的一些辅助,甚至到自动紧急辅助制动这些功能都可以实现的。所有这些功能都需要一个系统整合,包括GPS地图对周边大环境的了解。还有对车近周边环境的了解,包括雷达,还有摄象头,还有红外传感器之类,还有传动和执行机构来实现,是整个系统整合的结果。驾驶员辅助系统主要分两大类,一类由摄象头组成驾驶员辅助系统。博世有两款产品,一款单眼多功能摄象头,可以实现很多功能。我们现在也正在开发一款立体双向头,双目立体摄象头,就是跟我们人眼睛一样除了可以判断平面,还可以判断距离,对周边感知更加精确。可以看到特别是对于人体的识别,就需要立体摄象头来实现,还有一类基于雷达的系统,雷达系统对速度都有很好的感知。我们自适应巡航系统,还有紧急制动系统,还有盲点探测等等都可以通过雷达系统来实现。在我们博世有两款比较主要的产品,它是基于77的产品,一个是长距的、一个中距的。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数据融合技术,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特点。刚才介绍的雷达它的特点是对纵向的距离和速度有很好的感知。但是对横向的目标的移动还是比较差的。但是摄象头是相反的,对纵向感知没有那么敏感,但是对横向,包括宽度、高度横向运动有很好的感知。怎么把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融合,然后开发出新的功能来,使得整个对周边环境,对物体的识别更加的准确。我们可以用紧急自动作为一个例子。我们知道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实际上并不难,对整个汽车界,或者对于我们技术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就是不要误判。大家可以想像如果一辆车配了一个紧急自动系统,动不动就自动刹车,我想没有任何人会喜欢这样的功能。怎么才能把误判和该做的时候严格区分开来,这个时候需要很好的这种传感技术和数据融合。
刚才我已经谈到了,在这里看一个例子,如果说有一个行人,或者有一个障碍物在中间,通过对雷达可以知道他的相对位置和他的速度。通过摄象头可以很好感知横向运动,很早可以知道这个东西是移到你的行驶范围之内,对整个判断更加的准确,这样同时可以使得紧急辅助制动可以采用很高的减速度来保证避免碰到障碍物,或者说进行行人保护。除此之外,通过数据柔和,还可以改善整个控制的精度和舒适程度。我们知道驾驶员辅助系统,特别是在制动这一块,如果做不到的话,是很难被人接受的。下面介绍整个安全和舒适系统里程碑,博世很多发明是整个里程碑很好的缩影,从这里可以看到博世1978年首先推出第一个ABS,然后又在1980年首先发明了安全气囊控制器。包括1986年的TCS牵引控制系统,特别是95年第一个发明了ESP电子稳定控制程序,或者电子稳定控制这个系统。在2010年就已经推出了预测型紧急制动系统,后面还有根据雷达相关的一些道路变道辅助系统和我们现在基于立体摄象头主动行人保护系统。2014年首先在市场上推出立体摄象头,现在也在积极的研发全自动的自动驾驶系统。35年来博世一直致力于道路安全的改善和舒适的改善。
另外再想展望一下整个市场发展情况,我们知道ABS,实际上现在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标配了,虽然在中国我们没有标配,但是大家知道现在一个新车如果不装ABS的话,实际上是卖不出去的,在中国我们ABS基本上所有新车也都装备了ABS。ESP现在在很多欧美国家都已经作为标配了,在我们国家现在就是大家的接受程度也是非常高。我们目前也看到在中国安装率也是发展得非常快。现在基于超声波传感器还有GPS系统非常广泛被最终用户所接受,我们预测基于雷达和摄象头的驾驶员辅助系统也会有非常迅速发展。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