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4中国汽车论坛

刘波:长安集团未来发展战略和零部件布局

2014年04月23日11:23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2页 :二、中国品牌汽车前进的压力增加

  二、中国品牌汽车前进的压力增加

  1、当前中国品牌正处于蓄势调整期。有的企业可能调整好一些,有的处于调整中期,有的处于后期。从调整的时间来看,有的企业可能需要一到两年,有的企业可能需要三到四年,甚至一代产品才能完成整个的调整。

  2、自主向上、合资向下的竞争加剧。总体来看,中国品牌在总体规模上与跨国品牌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中国品牌车型数量较多,但是畅销车型少,特别是规模效益、盈利方面远弱于合资品牌。刚才我说到我和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流,他的一个平台一年全球240万,在这个平台上开发的系列产品240万,它下一代的平台产品一年400万。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和人家还有差距。我们老觉得我们的人工成本低、开发费用少,老觉得我们还有很多优势,实际上你和人家一比,人家的一个平台投入是很高,但分摊到每个产品上远低于我们,而且质量各方面达到一些保证。同时现在合资品牌,你完全能够看得到,通过几世同堂,几代产品同时在中国销售,它最早的那一代产品已经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同一价位,同时还在为中国定制产品,它在全球开发一个产品在全球都不卖,就在中国卖,这已经是针对中国市场了,这种压力我们感觉到非常之大。

  3、在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差距较大。应该说自主品牌特别是在动力总成、自动变速器技术和底盘技术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同时我们在节能新能源技术产业化方面也是滞后的。最近这次北京车展,我也仔细看了一下,北京车展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SUV特别多,每家都推SUV。第二个特点是感觉到智能化技术、主动安全技术、车载信息技术已经在向博世、法力奥(音)这样的企业在产业化了,这个趋势非常明显,智能汽车离我们并不是特别的遥远。

  4、我们感觉到自主品牌面临环境、交通能源多重压力,特别是环境挑战。国家四阶段油耗5升,这个压力非常大,搞不好我们花的上百亿建的生产线一夜之间什么都没有了,这个非常纠结,这不是动力总成怎么干的问题,到底是干传统动力还是怎么做,这一点也非常纠结。这次我问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你怎么满足欧洲95克二氧化碳排放,他说我们已经有一套东西,但我一看他们的东西在中国复制不了,所以,这种挑战非常大。

  小结:我自己感觉,未来5-10年是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最后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才可能冲出重围。在这中间,我感觉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家、社会、媒体一起共同努力,但我们坚信不管困难有多大,中国品牌必将有那么两到三家,我比较乐观会为全球汽车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欢欢)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