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警示 汽车营销莫太狂热
搜狐汽车:您身上特别适合做营销的特质是哪一点?
陈斌波:我不一定适合,因为我比较理性,考虑问题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一些,看问题会以更广的视角。这样的人不一定适合做营销,我在营销领域里危机营销相对来说做的比较多。
搜狐汽车:换个角度,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您经手过最成功的营销案例是什么?
陈斌波:目前我最满意的是杰德。杰德是一个创新性的营销形式,东风本田需要这种创新,东风本田缺乏这种创新。现在杰德成功了,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而且我们认为杰德这个案例让业界改变了对东风本田的看法,杰德这样的产品彻底改变了在中级车的话语权,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我没有想到会能达到这种程度。
搜狐汽车:杰德算是转折点?
陈斌波:是的。我们提出的要求都达到了,我们说研发团队需要增加配备,开发成什么样的车型都有做到,团队的响应程度很高,开发出的车型已经超出期望,大家都有成就感。
搜狐汽车:杰德的营销案例成功以后,东风本田营销团队的氛围和状态是否有一些改变?
陈斌波:至少我们创新的意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敢想。营销本身就是这样的。杰德这个案例我们找到了和客户沟通的方式,了解了最合适的方式。做营销的人,禁锢你的东西越少越好。虽然有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但有些时候碰到很大的压力,会让你在压力之下把条条框框打破,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搜狐汽车:您之前在营销峰会上与大家分享过“汽车营销50条”,是很善于总结、有条理性的人。您总结出的汽车营销最不应该做的三条是什么,哪些行为会导致营销失败?
陈斌波:我对汽车营销人员说的一句话,不要太狂热。汽车行业多年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已经形成大跃进的心态,经常有人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忽悠人,最不应该的就是这种事情。对整个形势,汽车营销人应该有明确的判断,在这方面出偏差有时候会是毁灭性的。我干了这么多年营销,被目标压死的人太多了,不是他够不努力,有很多因素。
第二个,做汽车营销的人不要离一线太远。原来做汽车营销的人对一线信息不对等,我在“汽车营销50条”里说过一句话,营销老总离一线有多远,就离成功有多远。老总们的理念可能都是对的,但是老总在天上说,事情却是部下在下面做。
第三点,一定要回归到一个关键点。要关注网络资源、网络运作状况等方面,这都应该是体制性的工作,体系性的制定政策、策略。
搜狐汽车:今年是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十周年,您加入营销行业也已经有十几年了,这十几年中您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营销或者渠道变化有什么样的感悟?
陈斌波:这十几年中国汽车变化太大,今年的峰会时间点是很重要的,选择了大转折的时机,我认为它比前几次更有意义,大家的感受也会更深一些。目前的基本环境是中国的经济不会再持续保持高增长,各方面的因素在使汽车市场回归理性。我一直拿家电行业做比较,我们现在跟家电行业最辉煌的时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那时候也是大干快上,生存下来的只有这一群人。市场不可能容纳这么多参与者。未来参与者分化,资源向能够更好地掌握的人手中集中是必然的。
一个好的行业,当盈利能力高的时候一定有更多的资本投入,随着资本的投入太多一定会降到平均利润,这是一个洗牌的过程。美国最开始也有一百多家汽车企业,中国现在也有这么多,韩国也是这么走的。
加之大的趋势也在变化,新技术的应用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在改变很多东西。我们刚刚做营销的时候,网络刚兴起来是很新的东西。那时候门户网站还没有到最强盛的时候,但现在门户网站已经在走下坡路,中间只经过了不到十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迁。现在消费的群体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一天到晚在刷屏,一直玩手机,那时候这是不可能的,这也造成了营销模式的变化。
现在信息的接受度太广,不聚焦,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式很难。但客户的口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一样重要,是根本的东西。
搜狐汽车:在变化的过程中,您自身会感到一些冲击吗?
陈斌波:当然有很多的冲击,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最开始做这行的时候是2002年左右,那时候我还在风神,拿车还需呀加价,那是一个资源短缺的时代。客户有需求,你卖得很贵客户很喜欢。这个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印记很多,到了2004年以后,东风日产的日子不好过,我那时候在那儿负责营销,形势逼得我们改变。那时候的车企,日子不好过的变革得早,日子好过的变革得晚,但是稍微变化一点就会有很多收获。
我自身来讲,对我冲击比较大的是客户群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这个60后大叔也好得知道70后、80后的心态,要不然干不了这个事。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