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理想
翻开孙晓东的履历,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每一次工作转变几乎都伴随着一种“临危受命”的意味。1997年初孙晓东加入了上海通用的筹建团队,对于最初的自己,孙晓东个人评价为“什么都不懂”,并自嘲当时通用发现请了个门外汉不得不紧急启动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但是依靠着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他开始渐渐融入到汽车营销的角色中。
2003年上海车展正式开展前,别克凯越完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车发布,时任上海通用汽车营销总监的孙晓东再次耍起了君威下线时的“花招”:发布新车但不公布价格。新车发布3个月之后,凯越才拉开“价格”的面纱。
而此时,由孙晓东主导的“饥饿营销”才刚刚开始。
最初,凯越先推了两款豪华型,但是市场上却只有少量的样车,让消费者“翘首以待”。凯越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吊足了市场的胃口,以至到凯越正式批量上市时,新车供不应求,要排队或加价万余元才能提到现车,这也让别克凯越成为2003年车市上少有的热销车型。
当上海通用还只有一个别克品牌时,其汽车销量为2万辆,市场占有率为4%。但到了2006年,上海通用别克的销量已达到3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8%,在孙晓东的打造下,成了中国中级车市场的“黄金品牌”。
2007年,孙晓东出任上海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负责营销工作。在通用的十多年里,孙晓东把自己形容成一个“操盘手”,也得益于当时汽车营销行业的空白,让孙晓东可以天马行空般的一展抱负,“要么与别人不同,要么被淘汰出局”这是孙晓东当初谈到营销时让人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让孙晓东任职上海通用期间书写出一段又一段至今仍无可超越的营销神话。
然而,由于受到当时上海通用产品的局限性,孙晓东的营销终有力尽之时,2006年以后,随着老君威、赛欧等车型的退市,凯越和GL8的老化,君越和林荫大道的水土不服,上海通用在中国市场一直在走下坡路。2007年上海通用轿车销量让出了5连冠的宝座,2008年则干脆让出了国内乘用车销量的冠军宝座。2009年4月,孙晓东平调至上海汽车集团股份公司质量与经济运行部担任执行总监,彻底淡出汽车销售一线的同时,也从媒体视线消失。
两年后的5月,孙晓东离开上汽转投PSA,担任PSA亚洲产品规划和市场战略总监,主要负责PSA在中国及亚洲市场的产品规划、市场战略研究以及标致品牌和雪铁龙品牌的形象塑造和推广,并直接向PSA亚洲运营部首席执行官奥立维汇报。
在他到来之前,PSA在中国频频碰壁,虽然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长,但PSA的中国战略却一直比较滞后,特别是在产品的推出上,一直以来都没把握住中国市场的脉搏。2009年PSA新任总裁菲利普•瓦兰甚至在公开场合直言对中国的销量非常不满。
孙晓东的到来则被认为是“为整个市场为消费者据理力争,将能真正代表消费者的声音和市场压力传递给整个集团”。然而,由于职务的限制,孙晓东在PSA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多次提出的建议也被一一否决,这让他的满腔抱负无法施展,因此,在PSA一年零四个月之后,孙晓东转投了吉利。
在进入吉利后,孙晓东多次接受采访时提到,“吉利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思想。”这也从另一方面反应了他从PSA离开的原因,在吉利能够“为自己的理想去做事情”也为孙晓东带来最大满足感。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