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5全球汽车论坛

设计师圆桌会议—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

2015年06月10日14:43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第1页 :陈政:创新就是突破边界

  【编者按】2015年6月9至10日,以“大变革:重构产业体系”为主题的全球汽车论坛第六届年会(GAF2015)在重庆召开,800多名中外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汽车产业格局变迁。搜狐汽车第一时间带来现场报道,与您共话中国汽车产业大变革。

  以下为在“汽车造型设计 创造与灵感”为主题的设计师圆桌会议实录:

  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圆桌会议,我是Abel Sampson,英国汽车设计新闻出版人.今天的圆桌会议关于汽车造型设计,将会为OEM汽车设计师提供灵感,接下来我们将邀请演讲嘉宾进行各自的演讲,因为它是一个全球性的会议,考虑到全球化,全球汽车设计很重要,对于奇瑞来说也是如此,James Hope是来自奇瑞的设计总监,Pierre Leclercq来自长城汽车,Richard Chung来自江森自控,有请演讲嘉宾发言。

  陈政: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大家来到重庆,也很感谢组委会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共同分享我们对汽车设计的理念和想法,作为唯一一位中国设计师,在这里我想先抛砖引玉,提出我的一些观点,之后再听听大家的阐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兼设计中心主任 陈政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兼设计中心主任 陈政】

  首先,创新与突破,整个中国,或者说整个世界正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实际上身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有幸的,能够看到如此多的变化。而整个中国的设计,实际上我们有非常传奇的过去,当然也有很经典的山寨,同时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非常大胆的设计上的尝试,对于这些的争论不绝于耳,当然,我必须提醒一点的是不仅仅只存在于中国,它在整个世界上,这种争论,对于外观专利,对于近似的设计,对于所有争论在整个设计上都是存在的。

  来看第一局,苹果VS三星,对于外观同质化的设计,两个公司打官司,数以十亿计美元的官司,实际上这里我提一句题外话,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是汽车论坛,不知道手机行业有没有这样的论坛,他们有没有讨论过所有造型设计太趋同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讨论过,问题先放在这儿。

  第二局,不仅仅中国、欧美或亚洲,实际上就在美国的两家公司,IOS VS Android,对于操作系统里图标的曲率、字体、颜色等一系列的东西都在进行专利之争,说你抄袭我,我抄袭你,或者说要保卫自己的设计,这个现象只能说明它不仅仅存在于亚洲或中国,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我必须说,这个地方没有批评,整个汽车的设计在进行同质化,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之分,刚刚我们看到了手机,汽车实际上正在走这么一条路,在声明一次,实际上整个世界身处比较混乱的局面,各位都身在其中,出了迷宫之后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到这里,我们重新看手机这个行业,这个行业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分析,移动终端的变革在2007年之前我们所看到的整个移动终端的设计百花齐放,非常繁荣兴盛。

  糟糕的是2007年之后iPhone出来之后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手机都长一个样子,革命的这群人总是说,OK,你们没有工作了,不再需要设计师了,因为手机长一个样子,我们还要设计师干嘛呢?其实这个问题都存在于大家的脑海里,以后汽车会不会长得一样?以后汽车是不是也不需要设计师了?实际上这里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十年前对手机的定义,屏幕、按键、电池、外型,讨论这个问题,2007年之后大家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了,而是体验,手机与手机的不同在于每个手机的系统不同,它的系统给人带来的感受不同,甚至我们每个人用手机最后的结果和感受都是不同的,强调的是体验。因此现在比的是什么?现在比的是谁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这个图是过去十年在中国如果要卖车,或者在世界上是一样的,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渠道,铺的网点一定要多,密密麻麻,谁的网点铺得多,谁的车就卖得好,谁的品牌就做得好。现在要革我们命的那群人说,不这么玩了。互联网首先是做一个替代关系,把原有渠道进行替代,而供给方就是我们的OEM厂商,需求方是用户,游戏规则改变了,游戏规则是什么呢?不是被革命,互联网不会替代传统汽车制造行业,但互联网是用一种新型的链接方式将供给方的资源组合和需求方的需求组合无形联系在了一起,实际上渠道的壁垒已经没了,消费者很容易得到。

  我们就要问了,变革什么时候来?汽车界的iPhone什么时候来,由于互联网行业有很多开始做汽车的,对我们冲击开始以产品、用户体验为导向,而不只是单纯以产品为导向.因此汽车正在转变为另外一种智能终端,它不单是一种移动工具,而这种智能终端会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实际上讲的还是用户的体验。

  乔布斯说过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产品与服务的用户体验,而这句话是在2005年提出来的,在那个时候他已经预见到了,之后我们的设计更关注在用户体验上,谁能告诉我们用户体验,用户要什么,恩里.福特的观点是,用户告诉不了我们什么。现在互联网用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用户要什么,但如果我们提供了这些东西,谁来创造、谁来设计呢?所以我说,设计师是不会失业的。

  创新,都要必要做创新,设计师也不会失业,那创新到底是什么,描述的方式有很多,而我的描述方式是我认为创新就是突破边界,是一种跟边界进行抗争,不断角力的游戏。有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把手机和电脑加起来,简单叠加就形成智能手机的话,其实结局我们已经看到了,不能这么玩,需要重新设计,而我认为创造是一种边界现象,我们的消费者都习惯待在一个舒适区内,改变总是会带来惊恐,未知的恐惧,而富于创造的人总是会在不舒适的位置上花非常多时间进行摸索、探索,寻求一个突破点,到什么时候为止呢?直到迈入一切都再度顺畅运行的环境,这就是创新的过程,它不断与边界进行抗争与角力,过程实际上是穿越一个错综复杂而不确定的因素,把这个过程锻造得更加完整而具体,我用了一种非常模糊而抽象的方式描述什么叫创新,一会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这个点,最后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突破。

  这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莫奈的《日出》,印象开山之作,它的意义对于整个印象不言而喻,不想多说,希望把这幅画送给大家,实际上它就是在创新,我们可以想像,在那个年代,在写实之后如何大胆地作出对边界的探索,对边界的突破,最终形成一个新的别。实际上,整个出行过程就像是在迷雾中的这艘船,追寻那种模糊的希望之光,一边前进、一边变得更加完整,变得更加具体,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创新,这就是我认为创新应该有的过程,而这句话送给我的同行,也送给大家。谢谢。

(责任编辑:金丽媛)
  •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