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罗总,刚才讲了很多,总之一句话,他很有钱,所以说在座的零部件企业,尤其是需要融资的可以到他们那里,讲得非常好,谢谢罗总,有资金需求的可以来找他。
下面有请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合伙人许思涛,来讲一讲对经济的看法,以及“十三五”的看法。
许思涛: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会议主办方,这已经是我连续五年来参加这个会,个人感受比较深,这两天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我觉得中国经济这么多年的飞速发展,以及跟全球经济的融合,我觉得在这个会上其实了解的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是全球行业的整合,再加上新经济,旧经济交叉的互动,以及未来消费者的变化,总之感触很深。
刚才陈总开门见山就问大家对“十三五”规划的看法,我说实话,我相信在座的真正读过“十三五”的计划,可能真的超不过五个人。为什么是这样?一方面企业经常问我“十三五”计划对他们未来经营的影响,另一方面真是读“十三五”计划的屈指可数,不管是政府官员,不管是学者,甚至搞宏观经济的都是这样。我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觉得第一首先应该看到在中国经济以后向市场经济继续转化的过程中,计划经济的成分会越来越被淡化,很多硬性的指标,我相信会被淡化,但是“十三五”计划我觉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联系,怎么样建立共识,怎么看到未来政府的大的思路,所以我决定应该从这点来看“十三五”计划,而不是说看具体的某个指标。当然我们也知道以前“十二五”计划出台后,其实中国经济还有很多别的计划。比如说前几年谈的新常态,这几个月很热门的话题,权威人士看中国经济,权威人士最有名的一句话,未来经济增长是L形,显然不是上面的L形,是下面的L形。所以我先谈宏观经济,再谈汽车,因为我们是一个交谈式的,不太适合PPT。
第一个我们说宏观经济有几个大的趋势,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清楚。第一个趋势在我们刺激经济的时候,实现目前的经济增长,比如一季度6.7%,6.8%,我觉得从中长期角度来说这是不可持续的,我相信在座的没有质疑。 第二个大趋势目前我们政府提出的几大任务,我接触不少地方政府,不管是去库存,还是去产能,这方面都定了时间表,最终去库存和去产能,其实只有一个办法,放缓经济增长。
另外一点我们这个会谈了很多跟绿色有关,从金融来讲是绿色债券,从经济来讲是新能源汽车,其实谈绿色,谈环保,也是要谈我们怎么样放慢经济增长速度。那不是6,是不是5呢,是不是4,我不敢说,尤其是跟新经济相关的。所以我随便说几点供大家参考。一个是刚才罗总从平安银行讲,他已经把汽车行业几大目标定出来了,比如说第一个目标产销是将近3000万,我相信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未来的经济增长不管是5%,还是4%,甚至更低,我相信城市化和收入增加这点不会变,另外对汽车的拥有量不会变。第二个自主品牌占市场份额50%,这点我有点疑问,我觉得比较困难,能不能达到,可能能达到,但是你要问在座的人,可能一大半的人不太相信。
还有一个汽车产品海外销售10%能不能达到?我觉得有可能达到,有可能不能达到,为什么呢?我们先看几个数字,中国是第一大世界经济体,但是中国是第一大贸易国。前几年一度出口加进口占了经济GDP的62%,从62%这几年直线下滑,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我们盘子太大,我们在发达国家,我们的市场份额太大了,保守主义不可避免的出现。夏天结束了以后,马上欧盟国家处理我们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所以从现在来看,未来几年恐怕保守主义等等都会影响各国。所以我觉得国际贸易未来的增长不可持续,像汽车如果海外销售占总额的10%,我觉得这困难是挺大的,我不是说不能达到,看你通过什么途径去达到,比如说白送你能不能达到,你不能赔钱。
第四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这个可以达到,但是这涉及到补贴的问题。我先说几点,有一点我们知道中国汽车发展很迅猛,有一点是我们过去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透支了,我这里不说,我每次见到老外来找我讲中国经济,我老跟他说,你最好到学车地看看,拿驾照,这里既能看到有外祖父,还能看到父亲,像你这样的人,几代同堂,过多地透支了消费。二手车市场销量以后肯定会有增加,所以这是第一点消费被透支。第二点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产能过剩在某些行业,现在不仅是中国问题,也是全球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中国的盘子太大,国际很多需求在萎缩,所以在某一个行业,比如说钢铁行业,如果这个行业在中国,不能做到真正的赚钱,我觉得在全球都很难做到赚钱。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解决,但是怎么解决,比如说开工率,比如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
还有未来的增长,我们这点确实很乐观,有很多三四五线城市需求都是在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另外汽车保有量的话,我就不说了,未来增长确实还有很多很多热点我们比较看好。未来交通出行格局怎么变,今天上午我听了一些,包括刚才应该是宝马还是谁,在谈未来汽车产销的时候,谈到90后,谈到新人,他们对汽车的感受。最近美国有一个统计,就讲美国的年轻人,10几岁的人,以前10几岁的人只要一成年就要拿驾照,只要一成年马上买车,但是他们现在发现,在美国拿驾照的年龄比以前有推迟,因为年轻人对别的东西更感兴趣。欧洲的情况也出现。
还有“十二五”规划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这点我觉得有危险,但是补贴可以做,但是很多不是长久之计。最近我接触了一些基金经理,在最近券商参加一些投资会,我也看了,总的感觉,很多基金经理拼命追捧新能源汽车的股票,我觉得达到有一点疯狂的状态了,我也无法理解。我说到这,我就想最后说几点,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我就总结一下,因为刚才主持人说的任务。
第一,我觉得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作出的判断还是非常到位。如果有机会大家应该去读一读权威人士的讲话,不是说中国经济要硬着陆,是可持续的水平上发展。汽车行业,基本上跟着国民经济走,所以我们要抱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第二,目前汽车行业还是很赚钱的行业,但是很多结构性问题我们不能忽视,比如说补贴的态度,还有产能过剩的态度,在这方面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说医疗方面的例子,新能源,可再生方面的例子,很多我们政策初衷是好的,但是最后的结果不见得是好。其中有一点政策的建议,我斗胆进言,为了创造一个好的企业,其实的话这方面有一些政策,比如说合资等等的,最后不见得这些对于行业发展是好事。
所以我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我是希望我们解决产能过剩为出发点,是不是可以在合资这方面,重新再做文章,产生一些新的竞争,尤其是鼓励一些国外的竞争,使得我们这个行业出现长期健康的发展,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