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2016全球汽车论坛

"十三五"之于汽车工业:适度、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06月06日20:19
来源:搜狐汽车
第3页 :Ashvin chotai:市场力量会对汽车产业发挥更大作用

  主持人:谢谢许总,经济学家的观点和金融家确实有一些不同,经济学家还是比较小心,对中国经济相对悲观。下面请行业分析家,英国的Ashvin chotai先生来分享他对行业的分析。

Ashvin Chotai

  Ashvin chotai:大家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参加这一轮的研讨会,像我这样一个外国人在这里讲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我觉得也挺奇怪的,但是这也让我倍感荣幸,在这里我要感谢贸促会邀请我。

  在过去20年,我一直都跟随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最开始是1998年,我分析过中国的汽车行业,当时还是中国的“九五”规划,那也是我第一次到重庆访问,从那以后我发现重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时“九五”规划结束之后,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汽车产业占全球汽车产业大概不到10%,而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也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七五”计划时汽车行业就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在“八五”计划、“九五”计划期间得到很大发展。在2000年之后的五年计划中更加强调大众汽车的发展,当时允许外资企业进入中国汽车行业,所以第十个五年计划应该是一个分水岭,从那之后汽车产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同时很多法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当然这也伴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

  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相当之快。在当时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依然非常快,它的发展速度大概是之前的三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十二五”期间,它的发展相对来说有所放缓,商业车的市场相对来说出现了萎缩。虽然增速放缓,但是在五年计划当中还是新增了600万辆的保有量,从“十一五”规划以来,我们看到政府不再制定具体的生产目标,因为在这之前各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目标,但是在“十一五”出现了快速增长之后,政府不再制定具体增长目标,不过仍然会制定相应战略,因此可能会与整体经济发展目标有一些重叠,而且大家也认识到汽车行业它已经不再需要五年规划来推动,更多的是靠市场力量的推动而发展,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政府要做的不是给汽车产业制定目标,而是要引导它的发展。在“十一五”计划之后,政府制定了一些新的战略来引导行业发展,比如说创新、独立研发以及自主品牌的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更多研发新能源汽车以及行业结构优化等等战略性的目标。我刚才提到,实际上在“十一五”计划之后,后面的五年计划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就不会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而且也很难说出来有哪些具体政策是针对这个汽车行业的,但是我们会清楚从这个五年计划当中哪些政策、哪些内容会影响我们行业发展。

  现在我们看到汽车产业和其他行业之间也有更多的联系。但是现在经济增速在下滑,到2020年我们GDP增长是6.5%,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也还是比较难的。实际上在“十二五”计划当中已经列了出来GDP实现6.5%的增速,这也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中国政府更加关注平稳的发展,尤其是现在出台了二孩政策可能也是为了更好改善中国人口结构,来实现平稳的过渡。同时也强调中国的“互联网+”这样一些计划,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大家看一下绿色的部分,对于外国人来说,我们透过这里可以看到下一步会出现金融的放松管制,还有人民币的国际化,现在中国以外的这些外国人也都在讲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现在没有一些硬性政策,更多是指导性的,就是说会有更多的政策放松管制。如果我们看一下绿色这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也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五年规划的框架。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一下五年规划里面指导原则,主要有五个:创新原则、绿色发展、协调以及平稳增长,包容性增长,共享,我也希望找到这五个指导原则与汽车产业的关系。在右边大家看一下,比如说创新方面,像本土品牌的创新或者是本土产业的强化等等都体现在创新这方面,对汽车产业来说也会有很大影响。我认为,现在规定的合资企业中,外资的股份不能超过50%这样的规定在近期不会有太多变化。再看一下绿色发展,大家都讲到新能源汽车,还有解决交通的问题,或者是绿色发展、保护环境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协调与平稳发展这块,汽车产业即使没有政府的指令,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产业的平稳发展。我觉得市场力量会对汽车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说因为它在五年规划中有这样的原则表述。

  在“十三五”规划中有什么样的挑战呢?我们也是比较了一下政策的力量以及市场的力量。对产业来说我们面临更大挑战是什么呢?作为一个外国人,我更多的担心是,中国的负债率增加,可能和美国、日本情况不一样,中国如何应对负债率增加的问题,当然不会像日本那样子因为负债率增加会出现长达十年的经济停滞,中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再看一下货币这方面,货币这方面就是有很大的波动,中国政府也希望能够更好的控制货币的流动。但是人民币是否会成为一个国际货币,这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刚才提到,我们的问题就是中国是否能够在未来保持持续年均GDP在6.5%的增长增速。我们看一下第二个挑战,就是这样一个需求和产能,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口是非常多的,同时,中国整个的宏观经济总量也是非常大的,也有是说现在需求还是比较低迷的。未来的话,在这方面应该有很大提升空间。

  说到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城市开始治理交通拥堵的问题,还有一方面是对汽车的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中国汽车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国政策制定者在这方面是非常小心的。当然不一定会推出像过去2008年推出的刺激经济的政策,但是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政府在这方面将给出一些支持。另外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对各个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增长,当然要按照具有灵活性方式进行管理。第三个就是关于环境,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得到更多发展,中国政府非常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到2020年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标,讲到新能源汽车,中国市场和其他市场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我怀疑新能源汽车的指标或者目标到底是不是能够达到。还有燃油经济性,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市场来说,到2020年关于燃油经济性的目标,也就是对中国本土车企带来巨大挑战,外国企业我们看到已经做好了很好的准备。但是他们这些企业不管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特别是在未来得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进行更多的投入,我们还看到另外一个是排放的标准,中国现在是采取国内的标准,如果这样来做的话成本也会增加,这对小的车企带来挑战。第四个是行业结构和引领能力,这方面我们看到一些问题,比如说中国这个行业属于过渡拥挤的行业,各个企业对他们自己成长都是抱有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或者计划,但是中国这个市场充满了挑战,挑战是非常大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关于行业的重组未来也会发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未来利润率是保持正常还是会下降我也不是很清楚。

  展望2020年未来前景到底是怎么样呢,这是我最后一页的内容。我想再次强调一下,如果在今后五年当中中国经济要达到6.5%的增速是非常困难的,是具有挑战的目标。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整个负债水平到底有多高,同时,看到经济层面中国仍然面临着经济硬着陆的经济风险,当然中国经济不一定真的硬着陆。说到汽车生存,我的观点和前面几位嘉宾比较相似,我认为到2020年中国汽车生产将会达到3300万辆,去年产销数字是2450万辆,中国汽车出口目标到2020年要达到300万辆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中国很多自主品牌缺少一些领导力,他们在世界市场上面是不为人知的。现在有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出口到新兴市场和非洲国家,但是他们要进入发达国家是非常难的。还有一个是新能源的汽车,讲到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到2020年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达到200万辆,这也代表了到2020年它将占到整个汽车市场6%-7%,我们看到,中国未来对新能源汽车的进程如果没有政府补贴的话会又怎样发展我也不知道,未来如果中国在电池技术上面没有突破的话,新能源汽车是否真的有很好发展我也表示怀疑。

  还有就是国外汽车品牌(尤其2018年之后)会加速在中国市场上推出新的新能源汽车车型。还有我们看到智能驾驶或者无人驾驶汽车,这方面我们看到有很多活动,但是如果要让它到2020年很快成为主流车型的话事实上还是非常难的,因为这里面牵扯到很多方面技术,包括需要有软件厂商还有包括IT厂商以及技术的公司要携手进行更多努力,虽然现在各家跨行业的企业都在这方面作出各自努力。第五方面是关于国内的公司,首先看看中国国企改革,我把它描述成非常谨慎和有耐心的国企改革,也就是说进程是非常缓慢的,中国的国有车企我仍然在未来从他们和国外合资部分当中将会获得更多利润。另外是我们看到各个省份有自己利益诉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合资企业的架构,这意味着这个行业中国国内的企业将仍然是分散度非常高的。还有在这个方面有一些燃油的消耗,还有排放方面的规定监管将在未来进一步促进中国车企加速整合。还有就是外国品牌的进入,我认为外国品牌将面临中国的关税壁垒,但是对于关税壁垒我认为国外的车企品牌已经是非常习惯了,比如中国政府规定国外企业要到中国来成立合资品牌,国外车厂占股比例最多只能有49%,不能超过50%,但是未来我认为中国政府如果真的能改变这样一种对外国车企在中国合资企业当中占股不能超过50%的规定,我认为未来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会有更加快的发展,谢谢大家的聆听。

(责任编辑:陈硕)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