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车市增速仍相对偏低,受“钓鱼岛”事件影响,日系车今年在中国车市的销量全面下滑,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合资车,均无法实现预期销售目标。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均为正增长,其中德系增长达22.3%。今年的前10位车型被合资三强垄断的局面日益明显。 预期2013年或未来的在华日系车,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并且危机重重。
日系车陷入严重尖锐复杂的国际政治事绝境之中,难以“咸鱼翻身”……【详细】
日系车被砸掉的市场被其他车系所填补,其中获益最多的是美系……【详细】
今年日系车销售大幅下滑的同时,德系车增长最多,美系车第二……【详细】
欧美品牌强势上扬,这是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之一……【详细】
随着全球车市竞争日益激烈,先进的技术和平台无疑是帮助汽车企业突破的决定性力量。与欧美日韩的汽车产业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创新上尚存在明显差距。只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自主品牌汽车的高端产品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信任,中国汽车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即将到来的2013年又会有哪些技术值得期待?随着国外品牌在技术上投入的力度逐渐加大,自主品牌在明年是否会更加被动?
在中国车市的微增之年,人才的频繁流动或成为当年车市的标签。一方面,随着本土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在品牌和技术上的需求,与从合资品牌中走出的追求更大发展空间的本土人才不谋而合;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的重要度与日俱增,国外汽车巨头也开始调兵遣将,以谋得进步发展。翘楚之谋,背后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变革。
[张久]人才“跳槽”,首先是为了做事 [翟勤]跨国公司或成为自主品牌的黄埔军校? [吴琼]自主品牌步入关键转折点 [黄少华] 合资反哺自主是大势所趋
30多年前,以“市场换技术”为主旨的合资体系设计,至今被国内汽车界所诟病。市场是慷慨地让出去了,跨国公司们在中国市场上也赚得盆满钵满,但是盘点中方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却难以得到相应的技术。
如果跳开中国合资、自主的巢臼,这种反哺可以理解为人才的阶梯式流动。正如几年前,海外跨国车企技术精英们回归国内,任自主品牌车企研发高管一样。中国合资的高管储备已基本充足,但自主品牌却苦于无人担此重任。
奔驰和宝马的人员变动,更多的是为了改革而致。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不停的改革,才能跟上节奏,超越对手。随着宝马中国高层的离职,史登科团队打造下的基础或会因人事震动而调整,但不会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