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规划、停车难现状
广州社会科学院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黄石鼎在“广州百万汽车论坛”上直言:广州的城市道路规划存在较多问题。
黄石鼎说:“广州太多交叉路口,而且大部分道路都是双向交通设计,这种设计最大的问题既有直行,又有左拐,相互干扰严重,导致路口通行能力低。”广州市白云出租车公司一位姓梁的司机认为广州道路设计存在较大问题。广州旧城区路网不完善,特别是一些断头路、瓶颈路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与道路交通压力共同带来的,是停车位的不足。“道路空间的限制,要求广州需要多样化的智能停车场。”一位交警如此认为。
支招1:
修建立体停车场
代表:日本
日本各种新型立体停车设备占据70%的市场份额,仅地面上的升降式停车场、塔式停车场有7000多座。一个深11米、直径18米的圆柱体停车场就可以存放50辆汽车。车存取的整个过程,全部由电脑操控,车主只需把车停在地面,刷一下卡,车辆就能乘升降装置,降入地下停车场。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主要街区的停车场和繁忙道路俯瞰。为了解决首都吉隆坡市区交通阻塞问题,马来西亚政府早在几年前,已计划把市区停车位减少30%,促使人们使用公共交通。
支招2:
单向交通管理模式
代表:英国伦敦
单向交通管理模式已成为国外先进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之一。譬如伦敦,就把三分之二的道路辟为单行线。伦敦有超过700万的人口和超过300万辆的汽车,城里只有几个立交桥,但是却能让城市通保持非常良好的畅通状况。
在伦敦市中心,巴士和其他汽车各行其道。伦敦市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大力提倡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并在市内交通繁忙地带专门开辟了“公共汽车专用道”,对其他车辆侵占专用道的行为予以重罚,以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状况的目的。
我为广州汽车社会出点子
从本周开始,广州日报“车天下·车生活”开设“我为广州汽车社会出点子”栏目,当你想出一个对改善广州道路交通建设的好建议,当你在旅途见识到当地改善交通的好方法,拿起笔或者打开电脑,把它写下来,让我们分享你的真知灼见。栏目邮箱:auto@gzdaily.com,传真:81851070。文章一经采用,将发出稿酬。期待您的参与!
专家声音:
广州市交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颉亚林表示:“随着广州市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市民出行对私家车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加。对于一些市民来说,乘坐公交车,反而成了一件有失身份的事。广州进入汽车社会,同时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不断的完善,逐步引导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