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协同,流程再造
两年前,本报曾以《自主创新?脱胎换骨看吉利》为题对吉利坚持自主创新的做法进行了连续报道。两年后的今天,吉利告诉记者,这种脱胎换骨式的改造与创新,在吉利一直就没有停顿。
在李书福看来,吉利战略转型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直接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实现这样的战略转型,就必须苦练内功,强筋壮骨,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场被称为“三链协同”的流程再造正在吉利全面推进。所谓“三链协同”,就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整合资源,流程再造,着力打造营销链、研发链、供应链3条核心价值链。
图四:这里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强大推动力之一 |
首先是研发链的打造。2006年,李书福邀请海归专家赵福全担任集团副总裁,承担整合技术体系的重任。赵福全将分散在各个基地的技术力量统一起来,集中到吉利汽车研究院,由此,吉利的创新能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原来的研究院1年只做两款车,而今57个项目同时进行,光整车就有18款。
然后是供应链的整合。吉利原来的采购体系,分散到每一个子公司。研究了丰田以后,吉利发现丰田100多款车,仅有4家门把手供应商,这种做法节省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优势十分明显。
同时进行的还有营销链的整合。刘金良介绍,2006年以来,销售系统的最大变化就是实施“分产品销售”。根据吉利过去的经验,一个地方只有1个经销商不够,2个以上又产生竞争,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售后服务投入不足。为此,吉利正积极进行品牌规划,计划未来3年内,在市场上形成3个不同定位的子品牌,各自发展销售和服务网络,一个地方3家店,实现多品牌营销。不久前上市的吉利熊猫就是“全球鹰”品牌下的第一款车,打造了时尚个性的品牌形象。
先进的ERP系统使三链协同作战成为现实。副总裁张爱群介绍说,吉利集团在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信息化,基于ERP系统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已经实现了“三网对接”,客户通过ERP系统下订单,采购、生产、研发都协同起来,实现产销研一体化。
“三链协同体系的建立,使得集团上下‘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主线’意识更强了,这是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保障。”张爱群说。
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冬泳”该怎么个游法?李书福认为,产品线该收缩的就收缩,目光可以专注于技术的提升,服务的改善,零部件的整改,人才的培养等,为下一个“春天”积蓄力量。
长期在商海中打拼的李书福,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十分敏感。去年底,吉利就开始主动收缩战线,将近10亿元的存量资产变现,为应对“冬天”的到来赢得了主动。
如今,吉利正从容不迫地进行着一系列“冬泳”:
——11月6日,吉利远景制造基地落户湘潭,吉利借此进一步明晰了产品布局;
——全新技术打造出的金鹰、熊猫、中国龙等新产品开始陆续上市,数十款在案新车型的研发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吉利意在借不断投放市场的新产品,提升品牌形象;
——从五金机械、电子电器到橡胶塑料、纺织品,在众多出口型零部件企业面临困难之际,吉利积极筹划着与他们的合作,将自己的零部件体系完善起来……
“其实这正是战略转型的最好时期。抓住了面前的机遇,适应了这种变化,企业就能取得成功。”李书福说。
自主创新大有可为
本报评论员
本报两年前以《自主创新?脱胎换骨看吉利》为题,对浙江吉利集团进行过全方位的报道。从今天开始,本报再推出以《自主创新?强筋壮骨看吉利》为题的系列报道,全面介绍近年来吉利集团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创造的新亮点、收获的新经验,力求从吉利的创新发展中为大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从“脱胎换骨”到“强筋壮骨”,标志着吉利正向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去年开始的战略转型,已在吉利初见成效。“以用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主线”的流程再造和管理改革,理顺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断聚集的创新人才,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总体跟随,重点突破,局部超越,后来居上”的技术路径,拓展了企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虽然推进战略转型的时间不长,相对于其转型目标来说还仅仅是开始,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品牌形象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
吉利战略转型的核心是从“价格取胜”转向“技术领先”,其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过去以低端、低价为特征的车型逐步退出市场,技术含量高、节能环保的新的车型正在取而代之。吉利没有放弃低成本控制的优势,但并不满足于生产低端产品的入门水平。如今的吉利车,不仅老百姓买得起,而且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都上了一个台阶。我们有理由期待吉利造出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安全的好车,以更高档次、更佳品质的自主创新产品角逐车市,让更多的老百姓从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中分享实惠。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显现,当汽车企业普遍感到寒气逼人的时候,吉利提出了“冬泳论”。“冬泳”是需要本钱的,没有健康的身板就抗不住冬天的阵阵寒风。“冬泳论”的提出,彰显了吉利的成熟与自信。他们敢于“冬泳”,得益于长期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的高远追求;得益于适时推进战略转型,苦练内功、强筋壮骨打下的坚实基础;还得益于一个在市场风雨中打拼多年的民营企业见微知著、闻风而动的敏锐嗅觉。
从1998年第一台吉利轿车上市,吉利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已经走了10个年头。10年风雨,10年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吉利从“描红”学起、从低端入手,到逐步掌握轿车核心零部件和整车研发的先进技术,逐步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成功地转型为能够全面研发初、中、高级轿车,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零部件的大型汽车企业。吉利的实践充分证明,自主创新大有可为,自主创新之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有奔头,越走越有希望。(作者:张曙红 黄平 郑杨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