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依靠政府采购
【搜狐】:F3DM上市发布会上和建行进行了签约,和建行具体合作模式是什么样的?
【王建钧】:关于签约,就是一些长期关注我们的企业,包括深圳市政府、建设银行、其他的机构对我们长期关注,明天我们推出来后,他们也愿意和比亚迪一起来尝试这个新的产品,为社会节能减排做出企业任务,包括建设银行对我们做过长期评估,就是刚才两位老师说的那样,更大的意义是我们所有有责任心的企业走在一起为新能源车推广真正的商业化一起来努力、推广,包括明天深圳市政府也会做出下一步姿态,表明企业、地方政府都会有这样的姿态,至少有一种态度,同时表达态度的还有广东省政府,10月份关于拉动内需广东省实施细则里面有一个提法,就是支持一批企业,09年安排300多亿支持一些企业,包括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现在一级一级的政府或者一级一级的媒体都在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广,但是用户和消费者他更在乎的是真金白银,包括我这个车先期推广肯定是价格比较高,怎么让用得起、用得好,这不是企业一家能够营造出来的。
【搜狐】:这意味着下一阶段我们将更多跟行业用户、合作伙伴来共同进行这样的推广、进行这样的直销尝试?
【王建钧】:这个也不是直销,大客户是我们的宣传,包括每个城市都是我们去推广的。我们为什么选择DM双模电动车分站上市,F3为什么做分站上市?因为我们当时对市场的把握和一个市场的人才准备和物料准备的时候和在全国做的时候,不如集中一个点,以点带面。同样我们今天做F3DM双模电动车推广同样要做透一个市场,我们首批分成14个城市分站上市,我们必须把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做透,让每一个市场消费者敢用,用得起,才能带动消费。如果单纯靠呼口号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去呼,但是真正用的时候没有几个。包括我们做了很多次试验,都说支持,但是谁用自主品牌?只有一两个人。为什么呢?大家回归到现实的时候,考虑到经济问题、安全问题。
【搜狐】:我们投入这么大肯定是有一些预期的,比如我们预期五年以后或者多少年后电动车有多大销量、规模,你能不能介绍一下比亚迪对未来的预期?
【王建钧】:对未来预期是非常大的,但是还是要回到现实当中来,预期始终是我们的规划,比亚迪是一个实干型的企业,必须要做的是把第一步做好,我们是有详细规划,包括明年、后年推出,包括电动车、DM车做了很多,但是首先做好第一步,第一步就是怎么样让它勇敢的迈出来,很多环境的使用,包括充电站,为什么没有先推出纯电动车,就是因为DM车靠220V电就可以使用。
【搜狐】:这对很多消费者还是不现实的。
【王建钧】:所以我们就会和相应机构合作。但是必须要有人用,只有用起来我们才会考虑第二步,我现在可以说让所有的人来投充电站,或者把停车位安上220V插座,这个钱谁来出,是物业出还是承建商出,这个电按照商业电收费还是家用电收费,这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必须要一步一步走。
【钟师】:首先要有产品,然后解决后面的问题。
【搜狐】:整个商业模式和以前就不一样了,完全颠覆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政策支持。
【贾新光】:我的看法首先不要先向私人推广,实际说国家政策非常明确,国家政策倾斜公交、出租、采购,他补贴不可能补贴到私人。第二,他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市场,他肯定先在一个地区市场先把配套条件做好了,然后才投放,不可能说随便卖一个,什么都没有,那肯定就失败了。因为这是一个先行者他们在探路,说不清楚。
【搜狐】:国外有没有这种插电车推广?
【贾新光】:国外没有。
【搜狐】:咱们是第一个推的?
【钟师】:在美国、欧洲都碰到这个问题,到了民用阶段,所有东西都要水到渠成、非常成熟。之前肯定一下子一个新东西不可能推到个体,肯定都是大客户、机构,这个方案在做的当中摸索经验,找出解决方案,然后慢慢滚动,慢慢普及开,一般都是从高到底普及。什么新产品都是这样。我们生活当中简单说,我们数码摄像机一开始都是电视台用,都是很贵,最后慢慢普及到便宜的,普及到民用。都是这个过程。
【贾新光】:国外双模概念有了,但是市场推广路线还是不清晰。我已经听到比亚迪想法,还是从出租车、公共汽车、公用车开始,这也是财政部的想法。
【钟师】:我再说一个故事,美国在90年代,通用汽车花了很多精力、资金投入电动车,后来它的瓶颈是是我们刚才所探讨的,这个插电柱怎么弄。政府那个时候对环保、对这种东西还没有什么要求,石油也不是那么恐慌,不是那么迫切。由于基础设施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事就不了了之了,当初的模式它没有做插入式,他要做强电的充电柱,这个要求很高,要电很安全,而且要方便。美国是太分散,不像中国居民密集度,美国非常分散,做这个东西肯定划不来,这是一个教训。为什么现在流行PHEB,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包括双模动力、纯动力,这个就解决了当初做强电充电柱的问题。如果现在美国推插电混合动力的难度就比以前好,插电在美国更方便,他们大部分是独立住户,自己有车库,比中国方便,咱们中国都是很密集,而且都在地库里,不像人家那样比较方便、安全。但是如果政府在停车库里做,这个方法反而有利,半径小,都很密集,也有比别的地方方便,这个问题取决于先要把这个东西弄出来,大家碰到困难了再去找解决问题的困难,但是现在看样子,电的问题只要政府支持,大公司看到长远前景,也会支持这些事情。基础设施技术难度解决起来不是很难,就是大家要把这个当回事处理,原来觉得这个事太麻烦,当然没人做。只要政府想做的事,在中国没有什么做不成的,叫做人定胜天,只要有需要,他想做的话,没有什么做不成,现在看样子,主要是插入式解决难度比电柱式好办多。氢燃料也是加氢站的问题,这个费用很高。我们插入电问题比加氢站问题容易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