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1—11月汽车产量增长率仅不足8%。考虑到2008年最后一个月,汽车产销形势不会有好的转变,甚至仍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此,自1999年以来汽车产量增长率首次跌破10%已经没有悬念。
中国汽车市场需要救吗?这应当不再是个问题。看看美国,就在有关各方为汽车业提供缓助而讨价还价时,三大汽车巨头已经落得大面积停产的命运。就是邻近的日本、韩国的汽车企业似乎也感觉到厄运难逃,纷纷压产减员以最大限度地让企业多留一口气。与这些汽车企业相比,中国汽车企业无疑还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业界并没有一丝轻松。无论是大的汽车集团、还是中小汽车公司;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没有哪一家不在勒紧裤带,顶着阵阵寒意准备着如何“过冬。”
救市,不再是企业的呼声,也正成为国家的一种意志。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汽协就在征求大量企业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下行数据,相继向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提出“救市”呼吁和建议,其后形成相关的报告,得到了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面对汽车行业出口受阻、产销增速快速回落、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消费信心的形势,中汽协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代言人,其所思所想正好与企业、与政府高度融合。如何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各界的统一认识。从最近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部委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汽车行业的举措看,“救市”不仅是“现在时”,而且也会延续成“将来时”,力度逐步加大值得期待。
当然,我们不应当因为中国汽车行业需要“救市”,就认为汽车行业已经“病入膏肓”,尽管现在汽车行业的确面临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境况。肯定的是现在的“救市”,正是基于汽车行业保持着较高增长率,还具备良好基本面的情况下采取的积极行动,要起到的恰是“一两拨千斤”的效果,真到了美国汽车三大巨头濒临破产的窘境,那“救市”恐怕就只能“望梅止渴”了。
如果说,前两年中国的汽车行业患上了高血压,降压是必须的,那么,经过2008年的宏观调控,以及冰雪灾害、汶川地震,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血压是降下来,但又不得不面对因为降压太快导致的“机体”供血不足的问题。让过高的血压降到适度的位置并得以保持,谁能说这不是汽车行业“救市”面临的严肃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