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国民车的历史条件已经不存在
贾新光:现在对自主这俩字也开始有所讨论了,不是说不对。
现在不是做表面文章的时候,表面文章做过去了,我们已经做过去了,为了需要已经做过去了。现在真正做一些扎扎实实基础工作,基础工作就是刚才徐老师讲的,你把管理搞好,把质量搞好,包括品牌定位这是最主要的,卖给谁。这些人什么需求,他的文化是什么,品牌要适应他。那次有一个采访说到,他们现在要搞高端品牌,高端品牌没错,但是什么高端?你对的是哪个人群,是像李嘉诚那个高端还是像国内王石那样的高端,还是白领,现在有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还不一样,文化程度不一样,个人素养、背景都不一样,要明白是给谁的。做品牌现在要往深入做,很多问题都出来了,这个也是一个正常过程。一开始知道品牌,接着往下来做品牌分层次,品牌要做什么工作。
徐长明:刚才贾老师说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主品牌还是存在的,一个是在国家层面的概念,一个是企业,你刚才强调的是企业层面。自主品牌还是很有鲜明特色,比如德国车就是高品质、高科技、材质货真价实,日本车实用省油,美国车粗犷、排量大,中国车什么特色?
贾新光:自主品牌最后打造一个华系车的概念。
徐长明:车系还是有一个特点的,咱们现在强调的是国内的,民族品牌转过来的自主,实际强调国内的资本打造的车这是需要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你这一个国家经济再发展,GDP挺大,但是你的创造价值被别人分走了,你只赚加工费,这个国家再往后发展没办法。自主品牌还是要强调的,还是要发展的。但是企业自己比如吉利要有自己的概念,奇瑞要有自己的概念,就像奔驰、宝马、奥迪都有自己的概念,坐奔驰开宝马,奥迪是高端商务车。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
贾新光:现在不是说不要自主品牌,而是把自主品牌像德系、日系、美系一样打造出来一个华系。德国车什么概念?工艺精湛、质量可靠,日本车实用、质量可靠,美国车就是大气、舒服,中国车将来是一个什么概念?要把这个风格创造出来。中国的新产品开发出来似曾相识又未曾相识,现在聪明了,过去拿过来马上知道是什么车,现在是似有似无,但是缺一个鲜明的特色,这个是需要创造的。
徐长明:这个难度比较大,后发国家韩国量那么大,竞争力已经很强了,但是韩国车的特色不会像德系、日系和美系这三大特色鲜明,你再容忍别人也造一个很新的车出来可能需要时间,现在首先把量做上去,得有自己的车,全世界能接受你,不管什么特色,有竞争力,能卖得出去。中国要提升国家竞争力,所有国家竞争力强的靠的是跨国公司,这个国家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多,竞争力强,这个国家的竞争力就强。中国国家竞争力要上去必须靠一大批自主品牌的企业走向全世界,全世界接受你,这个时候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就上去了,没有这个是不行的。
林雷:一直讲国民车,国民车是最代表一个国家特色的车,比如我们刚才说到的思域或者当时的菲亚特就是国民车的概念。在中国这个时代也许过去了,大家一讨论中国会不会有自己的国民车,有一个品牌能够卖五六十万辆,但是这个时代可能中国不能重演这个时代,首先我们走的是开放的道路,外国品牌进来,消费者被培养成多元性的文化,有喜欢德系,有喜欢美系,有喜欢日系,有喜欢法系,有喜欢韩系的,这个文化已经被分散掉,很难形成统一的美学认知价值。另外中国经济的多元化,最富裕的一群人到中等富裕的和偏富裕的还有比较贫穷的还有刚刚解决温饱的,在这么多层次下在多元文化下形成一款国民车,这个时代很难再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可能有多种品牌代表多种区域文化特点,中国这么大的区域,东北和广州,青海和上海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中国很难创造出国民车的概念,多元文化使我们能够存在多种形式的喜爱车型。自主品牌原来有自己的空间,很难想象自主品牌是一个统一的形象概念,应该是多元的适用不同层面或者经济层面适应或者以区域文化层面适应。
主持人:自主品牌可能会分出很多层,每个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气质。
林雷:我们想要国民车的条件这种历史条件不存在了。
徐长明:中国历史上来讲文化包容性就是强,56个民族友好相处,南斯拉夫、俄罗斯各个民族之间相处很不好,中国相处的很好。再加上改革开放30年,开放政策形成了,现在再想形成一个很有特色的东西很难。最关键一定要有中资的公司汽车大厂能够走遍世界,在全世界具有竞争力,这是国家发展需要的,到底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让他们自己创造,企业的创造力很强,但是还是需要比较大的自主品牌企业出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