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354期星期三会客室:关注不该发生的事故

2013年08月28日15:36
来源:搜狐汽车
第2页 :张景林:改变不了行驶环境只能改变自己

  主持人:我们通过刚才大家一些说法,大家都认为驾校的培训可能和现实是有脱节的部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大家都认可我们现在的心态不好,包括所有的人,不是在直播间四个人,是在说直播间外所有人,包括我们四个人,包括我本人在内,今天上班路面上很堵,我就觉得有一点路怒症,已经急了,确实堵得一塌糊涂,互相挤来挤去,那一刻的心态非常的不好。在这样的心态下,很可能就导致不一定把油门当刹车,但是可能驾驶的动作就会走样,走样之后发生什么事儿呢?大家可以去想象。所以我觉得今天和大家探讨的这个话题,特别有现实意义,如果正手握方向盘听我们节目,尽量的保持一份好的心态,不要太急躁,急躁就容易出问题,稍候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怎么样避免类似这样一些事情发生,您也可以继续通过短信平台、网络来和我们互动。

  星期三会客室正在直播当中,梁洪感谢大家继续关注。今天我们和来自北京交管局新闻办公室王寅虎,搜狐汽车服务中心经理张景林,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家辉一起关注探讨这样一些新闻事件引发我们思考,节目一开始我简单给大家做了一些回顾,仅仅挑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些新闻,我们看到全国各地频发把油门当刹车匪夷所思交通事故,这些非常低级的错误。也看到了停车车库也发生了一些让我们现在回忆起来多觉得很惨的一些交通事故

  前不久大家知道一辆奥迪车在进地库的时候,把一个婴儿挤在地库停车栏和墙之间,导致非常惨烈的后果。6月19号在宁波也发生这样的事情,刚拿驾照倒车入股,她老公在指挥,结果这个事情她和老公都是在倒车过程中死亡了。今年8月13号广西停车场母亲在倒车,孩子下车之后蹲在后面玩,母亲没有发现,结果孩子被反复碾压,最后也是无效死亡。去年发生类似的事情,浙江一个儿童也是在低头弯腰捡鞋,就被倒车的车撞到从身上碾过。上海也发生类似的事情,我就不一一说了,确实说起这些事故让人心里特别难忘,我们希望再不要有这样的事故发生,再不要有这样惨烈的交通意外发生,刚才说了导致这些事情的一些原因,怎么样解决呢?就是驾校问题就能解决吗?

  王寅虎:驾校培训强度在进一步增加

  王寅虎:从某一种角度来说,在驾驶培训过程中,的确是存在着实际道路驾驶和场地内培训相对有一些脱节。我们交管部门也是考虑这些细节,实施新的驾校培训管理规定,包括我们驾驶证的申请和使用办法的新规定里,都是对驾校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比如延长我们的培训的时间,增加考试的难度,增加像职业道德、基业常识这些培训的内容,主要也是想让这样的差距在尽量的减少。包括我们现在考试都有实际道路驾驶的考试,另外增加了一些夜间驾驶考试这样的内容。主要都是为了尽量的缩小这样的差距。

  主持人:你觉得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个情况。

  王寅虎:驾驶属于熟练工种与个人特质有关

  王寅虎:这样的差距在客观上是存在的,另外一点,我想还是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驾驶培训有些人总是说是熟练工种,我从来不这么认为,驾驶在你取得驾照以后,有了驾驶资格以后,其实平常驾驶过程中,也需要自己用心用脑去琢磨。为什么有一个教练带出了一百个学员,只有一个人出现了交通事故,那么其他人在道路还是平平安安驾驶,我想跟每个人的特质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说,我并不是完全同意,有的人说有些人并不适合驾驶,当然有一定的道理,我不能完全的同意,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主持人:我听到过这样的观点,不是谁都能开车的,因为开车这件事,刚才一位听众发来短信,说得特好,一旦开车上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牵扯到整个公共交通的安全,但是你想在目前这么复杂交通路况下开车,你的协调能力,你的反应能力等等,所以以前很早就有人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开车的,开车不是好玩的事儿。

  王寅虎:因为驾驶是驾驶高速运转的交通工具,道路驾驶过程中存在一定危险性。人的反应能力就像你刚才说的性别差异,反应能力,方向感的强弱,对于事物判断的能力的强弱都决定了以后在道路驾驶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所以还是因人而异。

  主持人:因人而异这一点特别的有道理,而且刚才我们在和施刚主任采访当中,他也特别提到人的这种心态,对你的所有的行为的影响,包括刚才有一位听众说我也是一名老司机,但是我也犯过那样一次错误,当发生那个错误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怎么这么弱智,这么低级,事后想想都觉得不可能。他这条短信特别有意义,此刻正在开车朋友不要认为我开了很多年了,我经验非常丰富,我什么事情都能够应付,我永远不会出问题。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最好还是不要有,时时刻刻对驾驶抱着一颗敬畏之心,你开车上路,你自己安全,身边人的安全,此时此刻和你同样一条路上的人的安全都要考虑到。

  3146:今年5月份拿了证,现在都没敢上路,我自己对自己没信心,对紧急情况没有应付任何的经验,所以我不敢上路。

  主持人:谢谢您啊。

  9480:有一次老板在实习期间开车,说前面车辆已经停了,老板却猛的加油,我在旁边大喊一声他反应过来了,把我吓得呀,后面差点追上尾,那件事情之后,我觉得对他本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9979:86年拿的本,老司机,那个时候我们学车至少半年,现在好象说几十个小时就出个司机,大家看看吧,这么样培训出来司机靠谱吗?

  1890:白本也不靠谱,关于新手的这种规定也不靠谱,有的人拿驾照十年了,一直没摸车,你说他是新手还是老手。

  7847:我觉得和现在的人心态有最直接的关系,我们发展太快了,普通的心理焦虑、浮躁,为生活,为工作,为房子,为孩子,每天一睁眼就是一脑门子的官司,开车上路之后堵,堵在路上的时候,打灯没人让你,你好好的开着,保不齐有人别你有人挤你,在这样的现状下,我的心态好得了吗?

  主持人:他确实说的是现实情况,每个人都面对的。听一听景林觉得有没有好的方法?

  张景林:新手应找老司机加强实际道路陪练

  张景林:刚才这个话题我在搜狐车友会上置顶来征集,大家反映意见特别有意思,我现在跟大家说,我们出了事故这些驾驶员,我们现在翻回来去想,哪个不适合驾驶,能这么说吗?不可以。我们说浮躁、拥堵,我们作为驾驶员能改变吗?不可以。所以我们只能做到不管你是拿驾照多久,您最好的对自己没有信心,找个老驾驶员,加强实际道路陪练,看看你有哪些个交通的那些习惯,驾驶习惯不良。我举个例子,任何情况下,要减速脚放在刹车上悬空状态,在这个时候别人突然打你一拳情况下,或者有物掉下来情况下,你一紧张了,你踩急刹车,而不是踩油门。所有这些东西不可能改变社会,不可能改变整体的环境,但是我们每个驾驶员只能改变自己,和自己驾驶人的生命安全。

  主持人:景林观点认为应该加强实际的路面道路的陪练,让老司机参加这种进行陪练,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陪练学校。

  张景林:改变不了行驶环境只能改变自己

  张景林:一定要这么做,我们不可能在过去学一个驾照两年,师傅带着,不可能。因为速度在发展,而国外那些驾驶员,他是以陆路的驾驶更重视一些,可以直接上来考驾驶。所以我们要借鉴一下这个,我们不可能退步,也不可能改变我们拥堵,只能改变我们自己。诀窍就是多找老司机,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小毛病,老驾驶员没有发生事故,突然发生一次事故,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其实一个潜意识,一个隐含的定时炸弹,这个定时炸弹就是一个不良的驾驶习惯。比如我说的那个脚,右脚到底踩刹车时间多,还是踩油门时间多。尤其错把油门当刹车案例这么一个突出的,当然还有其他案例,只能改变我们自己。

  主持人:景林观点就是陪练,陪练是非常好的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还有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自己。刚才你谈到那一点我也曾经跟一些开车开得非常好的,因为汽车圈,开车开得好的人太多了,很多人目前把这种驾驶不经大脑了,就是一些特别习惯性的动作。完全他在开车的时候他跟说能干很多事情,能考虑版面怎么设计,能跟别人谈点事儿,用蓝牙,他觉得驾驶这个事儿已经不在话下,已经行云流水,如同呼吸一样。但是我听到所谓开车开得很牛的人这种说法,我还是有一些隐约的担心。刚才看到这些新闻事件当中,有个别的是新手,还有不少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所以我还是想说那句话,永远要对驾驶抱着敬畏之心,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很牛很牛了,这一方面继续听一听,心理专家的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心理咨询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施刚教授有他的一些看法,如何从心理角度,我们杜绝类似这样事情的发生,我们来听听他的观点。

  施刚:驾校中应当加入驾驶心理的学习

  施刚:我觉得还是依赖于平常安全知识的积累,至于说是不是从心理方面加强一些教育,我是这么考虑的。因为我现在做这一行,我觉得不是驾驶员,是全民性的需要提高心理健康的意识。人们现在身心疾病是经常谈的情况,其实我们现在每个人对自己的机体方面,身体方面的健康已经很重视了,反而对我们心理方面的健康不够重视。比如刚才提到一些情绪障碍,比如一些急躁的脾气,比如沟通的问题,我觉得这些情况我自己有时候出门,为了赶一会儿路,这个口堵住了,结果那个口走错路了,会耽误更多时间。办什么事情,一定要考虑细致一点,不急于达成一个目标,可能心里有一个准备,就会防范、规避掉一些风险。当然了,我记得好几年前,好象媒体当中讨论过,路怒族的问题,就是一些情绪大家互相斗气,互相别车,互相不服气,变道不让,这个事情都是人的情绪管理问题。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除了学习驾驶技能之外,应该更多的把学驾照过程中加强教育,比如文明礼让,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跟人斗气。其实我们但凡发生交通事故,一定跟人的情绪,跟人的违章驾驶有关,如果很好的尊重交通规则,每个人礼让三先,不抢不斗气,大大的可以降低恶性交通事故,我有一个特别的感触,我们在方便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想着方便别人,在驾驶的时候自己先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礼让三先,看起来我们是让了别人,其实是保护了自己的生命,也爱惜了别人的生命。

  主持人:施刚教授这个观点特别看,看起来你是让了别人,实际上你是保护了你自己,这个观点大家平常在日常驾驶当中,如果经常都能够这么想的话,可能路面上谦让就会多很多,就少了很多挤、别这种现象。看似让了别人,实际保护自己。这句话我们要把它记住。看一下短信平台大家的说法。

  9097:我正在学习心理学,本人观点驾校不光只培训技术,更应该加一门心理培训,包括学车之前心理测试,你们刚才说的案例,我觉得都是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1191:驾校门坎太低很多规定非常空洞,没有衡量标准,没有奖惩,另外我觉得会不会手动挡对新手好一点,我同意刚才那个人的观点。

  3025:各位,听着你们在那侃,我在北五环,两钟头了走了八公里,你说我能不急吗?你说我能不疯吗?

  5049:如果左脚油门,右脚刹车,刹车优先,自动切掉油门,就不会踩错了,一急的话,右脚一登就行了。

  0950:路上都是一个我行我素的状态,没有人让,有空就钻,现在基本改坐公交和地铁,省油省钱,基本上可以节省很多很多时间,顶多我少睡一点。

(责任编辑:桑大伟)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