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 车迷】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已有时日,只不过我们熟知的理念S1、思铭等车型并没有创造太亮眼的销量,因此也没有获得消费者的太多关注。而就在我们认为这类品牌即将步入没落期时,今年的新生合资自主品牌却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而至,一汽大众开利、华晨宝马之诺以及东风悦达起亚华骐,无一不是大有来头。这不禁让人思考合资自主品牌诞生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它们如此扎堆地问世,是否真的有利可图呢?
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缘由
近几年,国家鼓励发展自主品牌,国车在营销、研发以及生产各方面都享受到了政策的照顾,现今自主品牌汽车飞速发展也夹杂着政策支持的关系。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来看,在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简单地引进国外先进平台及技术已经成为了过去时;汽车的合资方式即将步入新时代。此外,自主品牌也将被重新定义,合资企业所创立的品牌也将归入自主品牌之列,这就为国内合资企业试水自主品牌提供了温床。
除却政策因素,国内消费者购买力的爆棚式增长也是缘由之一。2009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产销量稳超1350万辆,比上年增长超过40%;与此相匹配的是二三线城市市场急速增长,占到了销量半壁江山,可见二三线城市在中国车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二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者相比一线城市更注重性价比,也就是说花更少的钱去买来拥有合资技术的自主品牌对于他们来说并非不能接受。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二三线地区的汽车消费是以经济车、卡车、微型客车产品为主。而事实上,中国车市正呈现合资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打拼的格局,二三线城市基本被比亚迪、吉利、奇瑞、江淮这样的民族企业占据,而合资企业却始终无法在这些领域施展拳脚。对此,各合资企业做出了向下探的尝试,加速了中高端合资品牌汽车向低档市场的冲击,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也就应运而生了。
比起上述因素,合资自主品牌在研发上的优势才是重中之重。合资企业研发的自主品牌虽然是个新产品,但是仍具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优势,企业原本的品牌已具有一定的口碑和影响力,同时,还能为自主品牌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持和健全的销售渠道。基于以上,在政策、市场、企业内外因的催化剂下,合资自主品牌享尽“天时地利人和”,它的出现虽然让人心生好奇,但仔细一想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