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请问北汽的张总,北汽新能源会不会投入充电装置的建设?
张夕勇:说到新能源,十一期间北京的天气是十月金秋,秋高气爽,但是对空气质量的问题有很多的抱怨。北京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全力以赴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北京提出了“2366”的发展计划,未来的四年,第一年2万辆,第二年三万辆,第三第四年六万辆,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锣密鼓地往前推进。
一是成立了新能源公司,目前在北京已经成立了,正在按照北京市的要求全力以赴往前推进,开展的产品方面是从200公里、400公里,陆续开始投放市场。
二是北京出租车比较多,也是全国的城市中最多的,有6.4万辆,北京市政府准备用3—4年的时间,把北京的出租车推荐为新能源汽车,这对北汽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目前我们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跟国家电网公司共同安装设计规划新能源汽车的安装,在年底之前如果完成,就陆续按照市里的各个投入的规划进行安装;二是跟中石化成立运营公司,中石化在北京有500多个加油站,我们希望通过置换的方式解决充电的问题,我们想在北京设立四个大的充电站,把电池送到北京的500多个汽车加油站,让出租车司机能够在交班的时候换电池,目前这个方案我们已经跟中石化进行了沟通交流,达成了初步的方案,争取在年底之前加快推进这项工作。
北京的各个物业小区、新闻媒体也都在督促工作的开展,对北汽来说,加快新媒体的合作、加大生产的开发,不光是电池电控系统或者是整车产品,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应城市的发展,适应消费者的要求,全力以赴的满足市民的要求,按照市委中央的要求,把新能源汽车在北京做好。
主持人 :下面请问陈总,请您预测一下未来的车联网,从网络上订购汽车会是怎样的情况?
陈德美:我们来说至少是50%,但是到哪一年说不准,因为各个专家说法都不一样,趋势是肯定的,刚才相关的嘉宾也谈到了。
主持人 :听众朋友向朱总提问,东风一方面是合资合作,下一步在国企改革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朱福寿: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在全国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使国有改革的期待值进一步增强。东风公司今年已经45年了,回顾我们东风公司这45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我们无论是在艰苦创业阶段,在快速成长阶段,在改革调整阶段,在开放合作阶段,还是在协同发展阶段,改革一定是东风公司的主旋律,我们每个阶段都有改革的成果。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改革的红利使东风公司得到了快速的成长,所以新一轮国有企业的改革,无论从中央企业还是从汽车的国有企业,我们都要借改革深化的机会,把我们东风公司与市场不相匹配的,包括我们内部需要进一步引申的部门做进一步的推进。
在2012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的时候,东风公司在内部就召开了一个关于改革成果的专题,我们汇聚了过去的改革成果,同时提出了我们东风公司下一步改革的一些关键的课题。包括我们如何健全适应市场法人制结构,包括如何对我们集团的管控进行优化,包括我们内部业务的重组和优化,还有我们存在的一些历史的遗留问题,包括大集体,包括离退休员工的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东风公司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当然我们一定要借助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把市场作为决定性因素,尤其在经营型的企业方面,把他们很好的组合起来,推进我们东风公司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主持人 :谢谢朱总的回答,相信我们国有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类似的问题,我们再次感谢四位讲者做的精彩发言和分享。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