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自主

  今天自主品牌虽然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但眼前的繁荣依靠于中国汽车低端市场的快速启动,以完全的低价或高性价比来获取市场份额。目前的繁荣背后潜藏两大危机,一是技术持续进步遭遇瓶颈;二是2008年合资品牌集体降价使自主品牌失去竞争能力。[全文][评论] [会议背景介绍]
形势
· 艾丰 自主品牌目前形势严峻而有希望
· 陈光祖:自主品牌处在生存和发展的转折点
· 王忠明:创造更多的条件让自主品牌真正自主
· 刘东华:创造影响正确决策的信息渠道
· 杨子云:解决制度、文化、技术三者的关系
转折
  贾新光:自主汽车 品牌不是形象工程
  顾环宇:自主品牌只是表面上的繁荣
  徐向阳:整合国外各种资源为我所用
突破
· 汪向勇:支持自主品牌 不是民族情绪
· 张毅:品牌自身的机制是最大的问题
· 司马南:自主品牌之路的局部突破
探索
· 陈剑峰:自主汽车以我为主的拿来主义
· 钟师:要纳入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的选择
· 张国庆:什么都可以委托 品牌必须自主
吉利金刚 吉利 金刚
吉利金刚 吉利 金刚
搜狐汽车频道主编
  合资企业是有搞自主品牌的动力的,这完全是市场的需求。它要满足中国日益膨胀的市场的需求,只能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来做一个自主研发......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没有强大的自主品牌作为支撑,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浪潮,中国汽车产业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巴西道路”,“竞争开放中的自主发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自主
·企业规模 2006年上半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以51.3%的增长率领先合资企业36.3%的增长率,整体市场份额接近25%,一度达到30%,全年市场份额达到27%。
·产品结构 自主品牌的市场仍持续徘徊在低端市场,市场主体和增长集中在A级车市场,更多的是在AOO级市场。在06年1~8月的销量中,AOO级占据53%的份额,而在自主品牌的销售结构中,B级车仅占8%,10万元以上仅占5%。
·主要企业 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奇瑞、天气、吉利集成创新模式的代表。如:奇瑞2006年海内外可望产销汽车33万辆,比上年增长78.3%。目前产品构成为:V5 、A5、瑞虎 、QQ 、东方之子、 旗云 、风云。
自主
管学军
[专家观点]:管学军

管学军:自主品牌销量和价位都在提升
·自主品牌的地位逐渐回升,但是它是得势不得利,要重新深审视低价格策略。我觉得增加新产品是唯一的出路。我们看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却没有在上升。我们的销售量很大,但是销售额并不高。

张毅:自主品牌造血机制有大问题
·现在基本上自主品牌是一个弱势品牌,低端产品,靠价格取胜。如果合资企业规模上来以后,成本降低以后我们就没有优势了,这里确实有一个怎么样生存的问题。那么低的利润率连搞研发的投入都没法投。也没法总靠国家输血,长久怎么办?

张毅
[专家观点]:张毅
自主
何毅
何毅
贾可
贾可
汪向勇
汪向勇
管学军
管学军
刘东华
刘东华
郝庆丰
郝庆丰
段小青
段小青
徐向阳
徐向阳
张国庆
张国庆
陈学文
陈学文
自主
·质量差距 在对29个品牌每百辆车问题数统计数据中,行业平均值为236,自主品牌企业的质量问题数字均在此平均值之上,自主品牌整体区间位于262~546,整体差距非常明显,造车质量仍是自主品牌的一块软肋。
·品牌差距 在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整体印象中,自主品牌缺乏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形成低质、低价、低档的品牌印象,与世界汽车品牌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价值差距 自主品牌在各级别产品销售中必须依靠价格优势,通过降低产品价格促进销售;各级别与合资品牌的品牌差价十分明显,AOO级为30%,AO级为25%,A级为25%,B级为50%;
自主
贡立
[专家观点]:贡立

贡立:自主品牌的成本优势已经越来越小
·市场竞争环境,自主品牌的地位逐渐回升。但是它是得势不得利,要重新深审视低价格策略。我觉得增加新产品是唯一的出路。我们看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却没有在上升。我们的销售量很大,但是销售额并不高。

文良成:意识到差距才能发展
·我们现在谈汽车工业,自主品牌之现状好比景冈山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现在当然是险象环生,生死未卜,的的确确我们是在这样的困境当中,但是这是一个过程。不如断其一指。我们的自主品牌不行。

文良成
[专家观点]:文良成
自主
张宇星
张宇星
贡立
贡立
王忠明
王忠明
杨子云
杨子云
陈剑峰
陈剑峰
仉长雷
仉长雷
曾祥雪
曾祥雪
王永
王永
文良成
文良成
艾丰
艾丰
自主
·合资品牌新老并存策略下的集体降价的威胁 大众新老产品重叠严重,从B级到A级都有并存现象;通用有两款C级产品并存;现代两款B级产品并存;日产A级产品并存;丰田A级产品并存。
·产能扩大之下合资品牌集体降价的威胁 一汽丰田07年产能达到42万辆,广州丰田也建成50万基地。广州本田同样面临产品线短缺,10万辆的产能剩余。08年仅丰田、本田和现代的产能剩余就达到63万辆。
·2008年自主品牌将全方位面临危机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通用、现代、丰田、广本将会集体降价15%-20%,自主品牌所拥有的价格优势将变的微弱,而这微弱的差距已不足以弥补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价值差,自主品牌面临全面失去竞争优势的压力。
自主
贾新光
[专家观点]:贾新光

贾新光:自主品牌还没有到唱凯歌的时候
·我觉得现在确实是中国的汽车品牌还没有到唱凯歌的时候,也不值得歌颂,现在也没有到我们值得歌颂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清醒看到这种竞争的形势,自主品牌成长严峻的形势。

张毅:自主品牌已经把品牌庸俗化了
· 自主品牌现在把品牌庸俗化了,搞一个注册商标也是自主品牌,我说的第一个观点自主品牌面临优胜劣汰,要淘汰一大批。中国也没必要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自主品牌,全世界才有多少品牌,中国的土壤也容不下这些,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自主品牌,所以有一大批自主品牌要死掉的,包括企业也要死掉,品牌也要死掉,这是好事情。

张毅
[专家观点]:张毅
自主
司马南
司马南
俞清木
俞清木
凌然
凌然
翟勤
翟勤
钟师
钟师
贾新光
贾新光
顾环宇
顾环宇
张毅
张毅
栗源
栗源
陈光祖
陈光祖
自主
·从国家政策方向和舆论上引导“自主”回归理性科学 品牌有它的生长周期,自主品牌也不例外;自主创新能力的建立需要长期的战略规划和长期持续的投入,需要有规模市场销售的检验和培育,特别是国际市场竞争的考验和推动。
·技术引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 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凭借热情地独立自主并不能缩短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尊重发展的科学规律,站在别人的既有成果上去发展才是理性的选择。“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符合后发国家的技术赶超理论,韩国和日本的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也选择了这一路径。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引进什么样的技术和怎么引进,引进之后如何消化吸收。
·政府应该从政策上提高技术引进的门槛 鼓励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引进,避免低层次重复引进的恶性循环。而企业则应该在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操作中,应该将国外合资合作方视为技术创新的资源而非主体,全过程参与联合开发。
自主
曾祥雪
[专家观点]:曾祥雪

曾祥雪:对于自主品牌的未来,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我们是要用一个理性,用一个进取、科学、创新看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觉得政府应该是有所作为的。一个从技术引进方面,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我认为是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这个里面其实从政府角度摸索,我们从政策上应该要提高技术引进的门槛,不要像以前有一些低层次的或者是重复引进的恶性循环。

郝庆丰:振兴自主品牌应该由国家出面
·企业它要生存,商场就是战场,到了战场没人给你时间,没有起点,只有看谁跑在前头,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现在其实汽车市场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容忍,市场不容忍,消费者不容忍。振兴中国汽车工业,振兴中国的自主品牌不是某一个企业能扛得起这个大旗的,这是应该国家来出面,实际上汽车也是一个战略物资。

郝庆丰
[专家观点]:郝庆丰

相关专题
  自主
民族自主品牌份额超过26%
 
报道
 
 专题策划/制作:唐玲芳

上汽,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发展新闻 >> 更多 上汽,自主品牌

·2007年车市自主品牌应警惕差距“加速度”(01/17 09:16)
·自主品牌发展良方 政策引导自技术提升自(01/16 11:44)
·合资品牌打压 08年自主品牌面临重重危机(01/16 11:31)
·自主品牌现状:持续徘徊于10万以下市场(01/16 10:14)
·自主品牌汽车快速成长 逐鹿中原三分天下 (01/16 10:03)
·能否通过碰撞门 自主品牌必须要过的关 (01/16 09:16)
·06年SUV销量五强产生 自主品牌包揽前2名(01/16 08:43)
·自主品牌首夺销量冠军 旁观者变搅局者?(01/16 08:26)
·中国自主品牌大有希望 但要走的路还很长(01/16 07:54)
·自主品牌新车耀眼--新车急急“闹”车市(01/16 07:18)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