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口车中“不能说的秘密”
周杰伦在2007年可谓风头出尽,大小奖项拿下无数。
买车时的费用可以用“天价”来形容。我国的GDP比起发达国家低了许多,但进口车的车价比起国际市场却无端地高出了许多,甚至有的车价要高出一倍还多。高油耗带来的高使用费用并不是这些财富塔尖上的消费者在购车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但日后的高额维修费用却是这些财富精英们始料不及的。
某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仅维修更换CD主控板就需要20000元,虽然车用CD的使用环境有些恶劣,要进行隔热、防震处理,但比起市场销售的仅几百元的CD机相比,实在是贵得有些“离谱”。高贵的出身带来了金贵的一生。高昂的定价理应带来过硬的品质保障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可这金贵的“宝贝”还是让消费者“隔三差五”的掏腰包,给消费者带来无尽的烦恼。
花费百万 结果买来问题车辆
2007年5月内蒙的郭先生花105万元在4S店购买了一辆进口豪华车。随后的三个月,此车出现了三次水温过高和挂不上挡的现象。经4S店检查维修,更换节温器,承诺车辆已修好,没有质量问题。郭先生考虑到4S店对车已进行了很好的维修,于是把车提走。可是2007年12月,在车辆行驶30000公里左右时,此车再次出现高温两次,有照片为证。于是,马先生又费时费力的找到4S店,查修以后,更换电子扇,再次表示车辆已没有问题,让郭先生提车。郭先生问工作人员,是不是车辆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他们无言以答,表示默认。
郭先生在投诉中说:“一百多万元购买的爱车,是相信这款车有与其价格相符的质量保证和价值,认为这款车应该是物有所值、让人放心驾驶的车辆。可是,这款车经常出现问题,说明这款车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一掷千金 成为顶尖汽车奴隶
广州文先生在投诉中投诉中一语惊人,“我成了顶尖汽车的奴隶”,这倒也值得进口车企业深思。
文先生花75万在广州市专卖店买了一台豪华车。不到一年,毛病层出不穷。先是气门坏,又是变速箱坏;又是刹车坏;又是方向盘坏 ......总之,文先生的这部豪车行程不到9万公里已经修了无数次。文先生在投诉中写到:“开着这部顶级车,先前的自豪感变成了现在的无尽烦恼。开着这枚‘定时炸弹’,不定什么时候又要出毛病;不定又要拖去修理部;不定又要剥去几万元。怕!怕!怕!更可恨的是:投诉到公司,回答竟是:‘你运气不好,最坏的车被你买到了。’最近,这部车子又出现挂挡不能往前也不能往后的问题,送到专卖店,工作人员表示要修好又需要花2万元。”昂贵的维修费用让文先生实在吃不消。
承诺“变卦” 消费者自己掏腰包
山东姜先生购车时,客服人员以及4S店的工作人员都告诉他该车的导航系统还没有配备中国地图,到货后肯定会免费升级。如今此车08款的顶级车型已配制了中文导航,姜先生回4S店要求升级时,店方却表示没有接到免费升级的通知,而且告诉姜先生4S店现在可以升级,但需收费。原厂的需四万元左右。这就等于要想得到一辆真正的顶配车还要白白掏出这么多钱。
明明做出的承诺在消费者面前又出尔反尔,消费者喊冤确实情有可缘。作为进入到中国的顶级配置车辆,配有中国地图是体现其品牌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笔“入乡随俗”的费用应该由汽车企业承担,而不是以此来让消费者当“冤大头”。
由于“出身的背景”,进口车许多零配件都要从国外调到国内,需要较长的等件时间。物流的运送确实需要时间,但是作为享誉国际的知名厂商,也要提高工作的效率,不能以此为借口,让消费者一等便是数月,而其间造成的损失厂家却很少给予赔偿。 “零配件缺货,自己的爱车只能趴窝”,这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难言之隐。零配件的供货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CPI都在一路狂飙,汽车零配件的供应速度总不能望尘莫及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