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综合新闻

中国汽车的开端 从无到有走进合资时代

  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开始复苏。中国汽车产业也从这一年开始加足马力,与国外的汽车企业交流学习、引进技术、展开合作。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汽车走向合资的关键时期,这为日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无到有:走进合资时代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迈进,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新的发展。在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呈现出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这十年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后续发展夯实了基础。若要说起中国汽车的开端,还得追溯到1956年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中国汽车的开端

  1956年7月13日,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汽车盛装下线,中国的汽车工业由此起步。

  凭借政治热情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1958-1959年间,第一汽车制造厂、北京一汽车附件厂、上海汽车装配厂分别试制出东风、井冈山、凤凰三款轿车。但当时的轿车,可以说只是一种政治需要。

  1965年,中国经济形势好转。毛泽东同志说:“是时候建设第二汽车厂了。”12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厂筹备组,由饶斌、齐抗、李子政、张庆梓、陈祖涛5人组成领导小组。

  1966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确定将武汉汽车制造厂划归为第二汽车制造厂,作为试验基地。1968年12月,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批准第二汽车厂建设方案,汽车年产纲领10万辆。

  中国第一批合资汽车企业诞生

  在一汽、二汽、上汽发展汽车工业的过程中,中央政府鼓励民族汽车厂商和国外汽车巨头接触。待到1978年这个时间契机的到来,我国开始加足马力,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董事长墨菲先生来华考察中国的汽车工业。随后,国家开始组团赴德、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考察,并开始商谈合资事宜,中国汽车由此向世界汽车工业敞开了大门。

  一汽用半年时间对日本11个汽车厂逐一进行对口学习考察,第一次引进了丰田生产方式,回国后在全行业进行推广。与此同时,上海方面提出:“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改造上海轿车厂,年产15万辆,大部分出口转汇。”但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汽车业普遍持谨慎态度,大众汽车和上海的艰苦谈判长达6年。

  在与国外谈判共同进行的则是我国内部关于轿车是否可以合资这个问题的争论。当时由于轿车被决策层定为“非生产力”而面对一些阻力,为了协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支柱产业,1982年,相关政府部门成立了有行业管理职能的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在启动重型车、轻型车、发动机的大布局之后,轿车生产的尝试被提上日程。到1982年6月,邓小平同志批示:“轿车可以合资”。为此拉开了我国轿车时代的序幕,也为中国轿车生产、合资开了绿灯。当年,中德双方签署100辆桑塔纳轿车组装协议和购货合同。

  到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随后在1984年10月,中德双方签署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合同规定固定资产总投资3.87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1.6亿元人民币,中德各占50%。上海大众的成立给之后的合资创造了新的模式,包括50比50的股份比;1985年,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依维柯公司签署引进S系列轻型汽车许可证转让和技术援助合同;1986年,关于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引进日本大发公司夏利轿车技术许可证转让的合同在天津顺利签订,第一辆夏利轿车下线。

  明确发展轿车工业的构想

  从1982年开始,随着邓小平同志关于轿车可以合资的批复,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4年,对于中国汽车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政府决定发展轿车,并在当年正式开始审批项目。

  1984年8月11日,改变中国汽车工业进程的著名会议——北戴河会议正式召开。会议指出,近期不发展成本高的高级轿车,要大力发展质量好、成本低的中档以下的经济型用车。这表明,中央对发展轿车工业的基本方向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构想。

  早在北戴河会议召开之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这是国家从政策上第一次明确了私人购置汽车的合法性,是国家关于汽车消费政策的质的飞跃。

  同样在1984-1986年,我国共批准三个轿车合资项目,依次为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当时这三个合资企业,是全国所有的合资企业里最大的三家。当时上汽定的轿车生产目标是3万辆、广汽是1.5万辆、北汽是2万辆。

  当第一款合资引进生产的国产轿车——桑塔纳出现在中国街头时,给国人带来强烈的震撼。桑塔纳后来的成功,刺激了其他跨国汽车巨头对中国市场的欲望,通用、本田、福特、日产、丰田纷至沓来。

  1986年,中国轿车年产量第一次突破了1万辆。随后中国汽车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期。

  ●陈光祖 中国汽车界资深专家

  “1978-1990年是我国汽车产业腾飞的关键时期”

  我国迈进合资年代的这一阶段,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就此采访了汽车界的资深专家陈光祖。

  007:您能描述一下50年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局面吗?

  陈光祖:那个年代的汽车产业,可以说是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搞起来的。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有一个大的汽车厂、生产很多解放牌卡车,应该说我们的起步是非常辉煌的。也因此为我国现在的汽车工业奠定了基础。

  007:您如何看待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汽车工业?

  陈光祖: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年是中国汽车发展最为强劲的三十年。1978年到1990年是一个腾飞的准备阶段,包括引进技术、谈合资,一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飞速发展,我们成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很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业不可能有今天。

  007:您提出过“国有汽车零部件企业应由政府控股,形成股份制。”您的具体观点是什么?

  陈光祖: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扶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既引进技术,又进行资金投入,可是发挥作用并不大。那时,我想我们的根本问题是改革还未深入到机制、制度上面。对于零部件这个行业,民营企业应大量进入,然后由国家进行引导,共同组织以发挥作用。那样可省出很多资金放到重点建设上去。

  007:您最早接触整车正好是在1978年左右,那时您都经历了哪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

  陈光祖:我最早接触整车也是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那时候机械部的饶斌部长叫我参加过几次会,是跟美国通用、福特谈合资。当时部长是希望我把国产化工作做好,为此,我进行了深入研究,搞清楚了国产化的意思,明白了支持汽车产业升级换代、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很重要的基础是零部件。后来我认识到,如果没有发达的零部件生产做基础,就无法成为一个汽车强国。

  ■关键词

  北戴河会议

  1984年8月11日,北戴河。国务院召集各方面领导座谈汽车工业发展问题,重点讨论轿车工业发展。在会议纪要中指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小汽车(轿车)的需要量加大,家庭私人用车会逐渐增多。汽车工业的规划和发展应考虑到这种趋势,组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或进口一些散装件在国内组装,以缓和供需矛盾。

  技术引进

  最早的技术引进发生在1978年,当时一汽从日本第一次引进了丰田生产方式。技术引进是1978年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特色行为。当时,中国派一汽代表团分别考察各个国家的汽车产业,希望考察能够给中国汽车的发展带来借鉴意义,技术引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面的

  1987年,天津出现了第一辆大发车型的出租车。尽管这款车有很多设计缺陷,但它油耗低,经济实用。引进大发车的目的,是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既可以送货又可载人,黄色的面的为当时的城乡老百姓提供了轿车的替代品。

  进口车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共进口汽车达107.4万辆。值得一提的是1984、1985年进口汽车达到高峰阶段。1984年进口汽车14.87万辆,1985年进口35.4万辆,1986年进口15万辆,上世纪80年代进口车的平均市场占有率为19.4%,其中,1985年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4.4%。

  京港拉力赛

  1985年,当京港拉力赛成功举办之时,有外电报道称,这是中国进一步开放的标志。这反映了中国不仅在政治上采取开放政策,在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向世界各国敞开了大门。这次拉力赛使汽车成为社会各个阶层关注的焦点,也为汽车进入家庭开辟了道路。

  ■阶段表现抢眼企业

  上海大众

  合资改变中国汽车

  在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有一个汽车企业不得不重点提到,那就是上海大众。上海大众合资的开启,几乎是为整个中国汽车合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大众的出现给我国汽车企业带来了变化,即对合资模式进行首次尝试。这给后来的一汽汽车等合资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当然上海大众曾经也出现过各种问题。

  在德国大众汽车与上海汽车制造厂的合资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时,大众汽车差点无法向中国进行投资。在80年代初期,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大众汽车在外的投资出现了巨额亏损。为此,大众汽车的股东对于在中国建立生产工厂充满担忧。在这种背景下,德方和中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而总裁哈恩的上任打破了僵局,哈恩国际化战略的推进让大众成为第一家与中国合作的汽车企业,可是就在一切合资顺利进行的时候却又出现了问题。

  按合资前中方的计划,该合作项目的轿车产能要达到15万辆,其中20%在国内销售,80%返销大众。但之后,当时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出现了问题,于是上海的这一合作项目不得不改变思路。最后双方确定,合资产能定在年产3万辆轿车,10万台发动机和10万台变速箱。其中3万辆轿车在中国国内销售,7万台发动机和变速箱返销德国。根据具体情况推进双方合资10万辆、15万辆的整车生产规模。“采用滚动发展的模式”成为各方的一致共识。1984年,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在安亭奠基。从此,中国轿车开始驶入一条更宽阔的跑道。

  上海大众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当桑塔纳初到上海时,上海大众尴尬地发现国内竟然没有一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可以与桑塔纳配套,而且每一条生产线都需要改造。当时,国家给上海大众的任务就是“首先搞好国产化”。1988年7月,“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正式宣告成立。自成立以来,共同体为提高上海大众四大系列几十款车型的国产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有人感慨,一个企业、一款车型改变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事实确实如此。 (本文来源:汽车007周报 )

  

(责任编辑:眭江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